1/6
上海网球大师赛内外热闹非凡,名为“赛事”的城市新名片这样擦亮
上海体育2024-10-08 13:24:02

“请问这是到旗忠网球中心的班车吗?”刚刚过去的国庆假期,这句话几乎成了地铁一号线莘庄站南枢纽的流行语。每一天在上车点前,都能听到几句关于赛事、赛果和明星球员的讨论。几天下来,连平时不太关注网球的司机和调度师傅,都能准确说出德约科维奇拿过24个大满贯单打冠军,张之臻拿过奥运奖牌等知识。赛事方久事体育提供的数据显示,国庆期间,每天进入旗忠网球中心的观众超2万人次,官方纪念品商店每天的销售额超百万,文体旅联动的效果十分明显。

“绝大多数乘客是去看球的,还有部分是去打卡的,毕竟是国际最高规格的赛事之一。”短驳巴士发车前,负责调度车辆的几位师傅总会上来和司机聊几句,其中总会有一句语带自豪的感叹:“网球大师赛,已经成了上海的名片。”

专业范

从2005年上海大师杯首次在旗忠网球中心举行,到升级为超级大师赛引发网球热潮,多年的积累和发展,让国际高水平网球赛事与申城每年一次的“约会”,受到越来越多球员、官员、观众的熟悉和认可。这样的发展,与赛事越来越高的软硬件规格和专业热情的服务,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国庆假期的最后几天,申城遭遇雨水侵袭,旗忠网球中心的几片室外球场,无奈暂时“闲置”。不过在空荡荡的球场入口处,一群身着统一制服的志愿者正在待命,他们手里拿着专用的工具,待到雨停时,便会第一时间进入场内清理积水。下午时分,中心球场内的大师激战正酣,外场也悄然展开一场人与积水的“对抗”。在工作组负责人的统一指挥下,志愿者们用最快的速度,让此前湿漉漉的场地变干。“希望老天能帮帮忙,不要再下雨啦。”完成首次场地积水清理后,几个年轻的身影用手抹了抹脸,说道:“我们会继续在这里待命,希望能等到比赛顺利开始,更多观众能看到精彩的比赛。”虽然前几天老天并不遂人愿,但申城志愿者的敬业态度和工作能力,多次得到ATP官员的认可。

“小朋友,你没事吧?”当辛纳目睹身后的球童被对手的强力发球击中后,赶紧跑过去问道,那可是一记时速接近200公里的发球,就是成年人挨着一下,恐怕也得缓一会儿。不过这位球童只是微微皱了皱眉,向辛纳道谢之后,就继续投入球场服务工作。那一刻,世界第一与全场观众,为他响起掌声。“记住,我们是专业的球童,不论场上发生任何情况,都不能忘记自己的职责。”几个月前,当本届大师赛球童训练营开始时,这是带训教练教给入选者的第一堂课。赛事开始至今,虽然遇到过意外情况,也“负伤”过几次,膝盖上还出现过乌青,但所有的球童都牢牢记住教练当时的指导,用专业素养尽职尽责地完成着自己的工作,为大师赛这张名片增光添彩。

国际范

“上海网球大师赛不仅是上海和中国的一道体育盛宴,更是全球的一次盛会。”本届比赛开始前,ATP赛事顾问委员会代表施成伟说道,“从大师杯到大师赛,网球在上海变得越来越受欢迎,这项赛事也与上海一起,越来越国际范。”

如何证明施成伟所言非虚?或许下面几个细节比较有说服力:每天的赛事结束后,旗忠网球中心的各个出口,总会有许多人和车,其中不乏初来申城的外国朋友,外语水平自然变得十分重要。在人流量最大的2号出口,不论是负责引导的场馆工作人员、维持班车等候秩序的公交相关人员、确保道路安全的交警,甚至是等待乘客的出租车与网约车司机,都能够用英语交流。赛事管理中心和新闻中心的各类资料,也都提供中英两种语言版本,让远道而来共襄盛举的外国朋友,感受到来自申城的周到,也体会着这座城市和这项赛事的国际化。

上海大师赛主动拥抱世界,也收到来自各方的积极反馈。以“中文学习热衷者”德约科维奇为首,越来越多外国球员开始学习用中文向观众致意,“你好”“谢谢”“我爱你”等中文,已然成为不少外国名将的常用词汇,不少球员还用各自的母语共同录制了一句“欢迎来到上海”的视频。在中国执裁的次数多了,ATP名哨拉雅尼已经能在赛前用中文提示观众“请坐下”“请关闭闪光灯”。这些都证明,上海大师赛与国际球星、裁判,正在双向奔赴。

潮流范

完全覆盖国庆假期的上海网球大师赛与往届相比,有怎样的不同?与地标建筑、大热展览等文化和旅游元素的结合,让赛事多了几分潮流范。

比赛期间,迪米特洛夫与鲁德结伴前往中华艺术宫,参观在申城引发热潮的第35届上海旅游节导入的重磅文博活动——“何以敦煌”敦煌艺术大展,拥有一手潇洒单手反拍技术的迪米特洛夫被一件件充满历史底蕴的展品吸引,逛得流连忘返,切身感受了申城的文化气息。

世界排名第七位的弗里茨和意大利名将穆塞蒂闪现陆家嘴中心绿地,与三星堆青铜大立人展开一场特别的网球对决,见过不少大场面的弗里茨在活动后感慨:“这可能是我职业生涯中最与众不同的一场比赛,我感受到了上海的奇特魅力。”此外,在南京路步行街举行的“沪动起来网球嘉年华——欢迎挥拍·网友见面会”,也让网球更多了几分潮流和休闲的感觉,不少市民在活动中玩得不亦乐乎(相关链接)。

6日晚间吴易昺与阿尔卡拉斯的焦点战,有不少观众是直接在外滩游玩之后赶到旗忠网球中心。几位几乎“横穿”上海的球迷感叹:“趁着假期的末尾,感受一下美景,再看一下高水平的赛事,这个国庆假期,过得充实。”

文:陆玮鑫

图:李铭珅、萧君玮

选稿:吴怡闻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