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国庆假期上海接待游客1862万人次,全要素旅游消费交易总额269.19亿
澎湃新闻2024-10-07 18:17:00

2024年10月1日,上海,国庆假期首日,南京路步行街、外滩的旅游客流人山人海。  IC 图

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10月7日透露,国庆假日期间,据上海旅游大数据监测,本市共接待游客1862.25万人次,同比基本持平(按可比口径,以下同);上海地区含吃、住、行、游、购、娱等全要素旅游消费交易总金额为269.19亿元,同比增长4.60%;本市宾馆旅馆平均客房出租率为59%,同比增长7个百分点。本市主要旅游景区(点)七天累计接待游客773万人次。

七天长假,上海市文旅市场总体运行平稳,未发生重大安全事件。

集中发布142条文旅精品线路

国庆长假,恰逢第35届上海旅游节火热开展,上海文商旅体展多业态联动,策划推出了“都市风情”“畅游水岸”“爱购时节”等八大板块百余项假日文旅产品和活动,并集中发布142条文旅精品线路,满足市民游客假日文旅需求。

假日期间,上海文商旅体融合联动,激活假日消费新动能。文旅引流作用显著,赛事吸“金”效应凸显。10月是上海举办重大赛事最多的月份之一,上海赛艇公开赛、上海ATP1000大师赛、2024上海超级杯、2024年世界F1H2O摩托艇锦标赛等多项重磅体育赛事不但带来了巨量人气,还联动旅游平台、文博场馆等推出一系列“票根经济”促消费活动和产品。

看展赏剧新风尚

假日期间,上海充分发挥文博、美术、演艺资源聚集效应,各类文博大展精彩纷呈。中华艺术宫“何以敦煌”敦煌艺术大展和上海博物馆“金字塔之巅:古埃及文明大展”两大顶级文化资源大展备受市民游客追捧。中共一大纪念馆“伟大的开端——中国共产党创建历史陈列”、上海市历史博物馆(上海革命历史博物馆)“博物馆奇妙夜”、闵行区博物馆“子曰—孔子文化主题展”、上海世博会博物馆“一梦华胥——中国皮影光影艺术展”、上海城市规划展示馆“人民城市 圈定幸福——2024上海15分钟社区生活圈优秀成果展”等吸引大批游客参与观展,为假日增添了浓郁的文化氛围。

节日期间,演唱会、音乐剧、话剧、舞剧等各类演艺活动备受青睐。上海大剧院推出的音乐剧《剧院魅影》、上海文化广场的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茉莉花剧场的话剧《无名之城》、宛平剧院推出的原创大型沪剧《陈毅在上海》、北外滩友邦大剧院《永庆升平2024德云社王九龙&张九龄相声专场演出》、九棵树(上海)未来艺术中心百年剧团国粹亲子皮影戏西游记系列之《三打白骨精》《火焰山三借芭蕉扇》《孙悟空戏耍猪八戒》等为市民游客奉上了一道道丰富的文艺大餐。

古镇新发现

上海市各大古镇集中发力,推出“古镇新发现”系列假日文旅活动。

嘉定举办的2024年南翔国潮大会推出“光影古镇”“烟火古镇”“非遗古镇”等五大板块20项主题活动,以经典的“千桌万人”小笼宴、古镇民俗展演、国风国潮走秀和潮流IP联名活动等方式创新演绎古镇国潮新玩法。金泽古镇的江南文化生活节暨2024金泽乡村旅游节、枫泾古镇的“笑天地”专场演出、新场古镇的古镇海派生活中医集市、朱家角古镇的《水乐堂·天顶上的一滴水》、泗泾古镇的国潮市集等活动,让古镇邂逅潮流新次元,让传统文化与现代潮流相得益彰。

与此同时,近郊“微度假”成黄金周热门选择,乡村民宿受本地市民欢迎,假日平均入住率近50%,浦东迪士尼乐园周边精品乡村民宿一房难求。

夜间文旅热度攀升

上海景观照明开启假日夜间重大活动模式,外滩、北外滩、小陆家嘴地区等核心区域及苏州河沿岸、市级商圈等文旅地标流光溢彩。首届上海国际光影节在全市范围内设置了119处夜景特色打卡点,联动900余处“商旅文体展”场所,共同点亮了上海1100余栋重要建筑。

上海迪士尼乐园为国庆假日设计的城堡投影和烟花表演、上海欢乐谷上演的国庆75周年特别版水幕烟花秀、金山城市沙滩的沉浸式国风主题烟花庆典吸引游客争相打卡。在海昌海洋公园开展的旅游节闭幕活动以大型烟花燃放和光影表演烘托了热烈美好的节日氛围。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