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夜游“黄河路”外,国庆期间上海影视乐园“旗袍文化节”举行
东方网2024-10-04 14:49:56

东方网记者熊芳雨10月4日报道:国庆期间,上海影视乐园迎来一年一度的“乐园旗遇”上海旗袍文化艺术节。恰逢新中国成立75周年的伟大时刻,旗袍节也来到了第十个年头,上海影视乐园将借此契机对“影视+”产品进行集中展示和呈现,用国潮新风尚、文旅新场景、消费新体验,将“乐园旗遇”塑造成为立足于海派文化输出的文化事件型IP。

10月1日至10月7日,夜游上海影视乐园《繁花》黄河路拍摄地,游客可以体验复古且摩登的90年代上海风情,还能拍照打卡、品尝年代小吃,与霓虹夜景下的光影梦境不期而遇。打卡热播剧《暗夜与黎明》取景地,漫步在上海影视乐园的复古街区,感受影视剧级别的置景艺术,跟随剧中演员的影视足迹。大型沉浸式戏剧《新世界·破笼之宴》连演7天,三大阵营、十条故事线、四十余位专业演员、六个小时演出时长的庞大体量,书写出一幅上海滩各阶层人民团结抗战的历史画卷,在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之际将红色革命故事以更加生动的形式呈现给观众。

旗袍节启航,AI创意引领风尚

一场汇聚传统海派韵味与现代AI科技的视觉盛宴在上海影视乐园三面教堂内拉开了帷幕。全球AI旗袍创意大赛颁奖典礼成为焦点,一件件融合了人工智能与旗袍文化的设计作品惊艳亮相,展现了东方美学的创新活力。

作为本届旗袍节的先导活动,全球 AI 旗袍创意大赛是首个以“旗袍”为主题的AI大赛,以“鎏金浮梦,繁华未央”为题,旨在更好地挖掘旗袍内涵,以创新形式助力海派文化出海。开幕式现场,共颁布了旗袍设计和短视频2个赛道共14个奖项,获奖作品以独特的魅力赢得了满堂喝彩。

同时,乐园详细展示了一系列影旅融合新项目,以沉浸式联动开启新玩法。其中,沉浸式亲子户外探险游戏《墩墩历险记》中的“大鹅”IP人偶形象首次登台,穿旗袍戴眼镜的“上海本地鹅”将以鲜明的“影视+海派”元素在线上线下陪伴乐园的游客。伴随着“墩墩”与“大鹅”的IP形象全部亮相,国庆75周年纪念版年卡以及“暗夜与黎明版”乐园主题打卡导航正式上线,《墩墩历险记》系列还有更多惊喜等待发掘。

《新世界:暗影成双》的主创团队惊艳亮相,畅谈制作过程中的幕后故事。作为根据大型沉浸式戏剧《新世界》的世界观改编而成的互动影游,《新世界:的暗影成双》也开启了选角通道欢迎报名。时差影像写真新系列、沉浸式谍战剧本杀《终极代码》等“影视+生活方式”产品的推出,为游客提供了文旅消费新体验。精彩内容发布完毕后,第十届“乐园旗遇”上海旗袍文化艺术节正式拉开帷幕,标志着上海影视乐园在影旅融合的发展道路上又向前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沉浸式体验,影旅融合一秒入戏

国庆期间,上海影视乐园内的海派影视场景“限时”变为旗袍节的沉浸式体验空间,其中,乐园“三面教堂”成为旗袍走秀和展览的秀场,以全球AI旗袍创意大赛的获奖作品为核心,采用过去与未来两大主题的沉浸式观展形式,搭配影视明星同款、经典款式、AI虚拟等系列旗袍,让游客充分领略旗袍服饰的文化底蕴与创新活力。

百乐门趣味拍卖会作为全新推出的沉浸式体验项目,游客通过消费可获得“旗遇”拍卖券,参与竞拍乐园精选文创产品,将这份独特的游园记忆带回家。

“墩墩历险记”的两大IP形象“墩墩”与“大鹅”将携手“上海美影厂”经典IP黑猫警长、孙悟空、葫芦娃、小猪妖人偶在乐园散点举办别开生面的见面会,唤醒大家的童年记忆。

在全新升级的模拟片场互动体验区,游客将有机会在上海电影特技队员的带领下走进影视剧幕后,亲身体验拍摄场景,感受镜头前的魅力,解锁成为“电影主角”的新体验。此外,老爷车巡游、魔术表演、武打特技以及歌舞串烧,构建起了一个又一个惊喜互动场景,让游客在享受视觉盛宴的同时,也能深入体验影视文化的魅力。

作者:熊芳雨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