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光影节去哪玩?普陀夜景很city!一文带你go→
上海普陀2024-10-02 09:19:39

随着上海国际光影节热度持续出圈,作为光影节压轴点位的普陀分会场也于9月30日晚间在半马苏河公园开幕,主题为“时光梦畅,畅想沉浸互动的梦幻之光”。通过光影秀、创意影像等光影装置,为市民打造国际化、时尚化夜间旅游集聚地,为擦亮普陀区“半马苏河”民生名片提供强大动力。

图片

主会场点灯

“水+陆”打造双重视觉体验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半马苏河公园被一层神秘而迷人的光辉所笼罩。作为本次上海国际光影节的压轴分会场之一,普陀分会场精心策划,通过“1+4”的模式展开,即一个开幕式点灯仪式和四个重要节点:半马苏河公园、环球港、M50创意园以及海纳公园。

图片说明:半马苏河公园

晚上7点整,在公园标志性的工业遗迹,原上海试剂总厂62米高的巨型烟囱处,层层天梯逐节亮起至烟囱顶端,染色灯将灯柱染成红色,星星点点的光影投射在地面,巧妙融合了普陀区的红色文化、工业历史与现代化城市风貌。天梯灯光全部点亮后,烟囱底部和苏州河游船长风公园码头舞台灯随之点亮,党群服务中心屋顶灯光秀启动,巧妙融合了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视觉效果颇为震撼。

“我们希望充分利用普陀区得天独厚的资源——辖区内21公里长的苏州河,为市民打造‘水+陆’的双重视觉享受。”普陀区市容景观科科长张霞具体介绍道,在河岸边,市民可以欣赏缤纷多彩的景观装置、投影秀;在河面上,随着全新设计的游船轻轻摇曳感受光影魅力,从武宁路桥水幕灯光秀到鳞次栉比的城市夜景,“不仅是一场视觉盛宴,更是一场对申城文化与历史的探寻体验。”

四大节点共同闪耀夜空

在分会场的点灯仪式后,普陀区四大节点仿佛被施了魔法,同步点亮,瞬间将整个城市变成了一幅流动的光影画卷。

作为节点之一的半马苏河公园,动态光影展现了半马苏河的自然之美,波光粼粼的水面与变幻莫测的光影交相辉映,仿佛大自然本身也在演奏一曲生态赞歌;

在海纳公园,以“数字”为子主题,结合“海纳百川”的上海精神,打造百川朝海的光影蓝图;

图片说明:海纳公园

在环球港,炫彩的led不时闪烁的文字画面组合播放的是“清明上河图”IP内容,让观众仿佛置身于中华传统文化之中,带来了一场别具一格的视觉享受。

图片说明:环球港

而在M50创意园内,14个创意装置被同时点亮,这也是普陀区创意装置最密集的节点。这些装置依据信和纱厂旧址细节改造,通过织锦工艺结合现代艺术,弘扬中华文明的文艺创新。从空中俯瞰,炫彩的灯光投影在地面,将园区打造得摩登又现代;一旁,一个立体的光影装置灵感来自于古老的老场坊墙壁上茂盛的爬山虎,灯带从墙壁延伸出来,在夜空中闪闪发光;一只憨态可掬的中国龙也盘踞在园区老厂房,墙壁上投射着云卷云舒,人们行走其间,抬头仰望,如同置身于琼楼玉宇之内……灯光艺术、雕塑艺术、气膜艺术、夜光涂鸦艺术等多种形式,在M50呈现“光影”与“艺术”的碰撞。

“这是我第一次来上海,这些多彩的光影装置让我感到非常惊喜。”一位来自外国的游客开心地对记者说道,“现代摩登的氛围让我都想搬来上海居住了。”

图片说明:M50创意园

“希望观众能记得这次欣赏织棉艺术景观照明的幸福时刻。假设说有一天不经意地看到了同样的景观灯,能回忆起当时看光影节的感动瞬间。”这次在M50创意园呈现三个创意装置的艺术家chou介绍创作理念时表示。

图片说明:M50创意园

此次普陀分会场的成功开幕,不仅为上海国际光影节国庆节期间成为市民游客必打卡的点位再添“一把火”“一束光”,也为推动城市文化旅游、促进文化交流提供了新的思路与平台。随着光影节的持续发酵,相信会有更多人被这份光影的魅力所吸引,共同见证上海这座城市在光影交错中的无限可能。

图片说明:M50创意园

作者:王笛
选稿:寇宇宁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