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承包你的“十一”假期!2024上海练塘茭白节暨古镇文化旅游节即将登场
东方网2024-09-25 20:29:55

东方网记者王泳婷9月25日报道:金秋九月,风吹稻香。9月29日至10月7日,中国农民丰收节系列活动之2024上海练塘茭白节暨古镇文化旅游节将在青浦区练塘镇举办。本届茭白节以“新质江南 和美练塘”为主题,设置游购趣时光、乡遇大自然、国潮新风尚、艺美悦享荟4大板块,涵盖食、住、行、游、购、娱等消费业态,汇集优质、多元、创新、潮流、文娱等消费元素,让市民游客在“十一”假期零距离、沉浸式、全方位领略“三色练塘”魅力。

本届茭白节设有两个主会场,阿特麦文化创意产业园(以下简称“阿特麦文创园”)和东厍乡村客厅。其中,阿特麦文创园不仅集结了陶艺、木艺、皮具、烘焙等文化体验活动,还是一个集展览、展示、活动于一身的超大型梦幻空间;具有诗意江南建筑风貌的东厍村“满山乡遇·乡村客厅”,涵盖沉浸式体验研学、农事、团建交友等多样化特色项目,是练塘镇新晋网红打卡地。

乡村市集、幸福直通车、公益跳蚤市场、丰收季主题活动、趣味嘉年华……活动期间,围绕“游购趣时光”板块,市民游客可以在阿特麦文创园“一站式”领略、购买练塘本土及长三角地区特色农产品;或是手捧在市集上买到的咖啡,欣赏练塘非遗主题文创产品,了解练塘各乡村文旅特色;还能在阿特麦不舍稻田、农场观赏稻田音乐秀、稻田绘画、稻田走秀,进行农事科普小课堂、割稻子、扎稻草人等农事体验,也可参与烤玉米、田间运动会、绘草帽等互动体验活动。

茭白节期间,市民游客走进东厍村“满山乡遇·乡村客厅”,便可“乡遇大自然”;在乡野市集,体验乡村音乐会、乡野家宴、游村旅拍、村史馆游览等;在野龙果园采摘当季水果,与孩子一起享受收获的喜悦;在青塘小院看一场青塘映像(练塘和美乡村摄影、航拍作品展)。在这里,你可以远离城市喧嚣,真正地与自然对话,与历史共鸣。

活动期间更有众多精彩大赛和特色展览举办,包括“管道昇杯”篆刻书法大赛、练塘镇社区广场舞大赛、非遗土布展示、南方潮流艺术特展、潮玩金秋汉服巡游活动……让市民游客感受练塘乡村与艺术双向奔赴的同时,为大家带来一场场视觉与文化交融的饕餮盛宴。

此外,10月1日将在练塘镇朱枫公路连接线举办“古镇文化旅游节之生态徒步行”,届时徒步爱好者将走进绿意绵延的生态涵养林参与6.5公里生态徒步行活动,享受“天然氧吧”。当天还将举办非遗里的练塘——茭白叶编结大赛。

青浦练塘建镇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古朴而幽静,具有“高屋窄巷对街楼,小桥流水处人家”的独特景致。赵孟頫、管道昇、曹知白……历代文人墨客与此结下不解之缘,在江南水乡里留下众多脍炙人口的佳作,积淀了“红色”“绿色”“古色”资源禀赋被誉为“三色练塘”。

青浦区练塘镇相关负责人表示,练塘“红色”有伟人陈云故里,“绿色”有万亩生态涵养林,“古色”有千年练塘古镇。“希望广大市民游客在工作之余,抽空来练塘感受这里的静与慢,打卡东庄、徐练、太北等美丽村庄,在衡山逸居·恋塘三赏、云溪上、春树、花吻屋等乡村民宿留宿,邂逅乡村田园美时光,更要好好品尝一下练塘不同做法的茭白。”

(青浦区练塘镇供图)

作者:王泳婷
选稿:倪皓月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