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微短剧传播与应用评测体系“繁星指数”首期成果发布
央视网2024-09-25 13:55:56

9月23日,第十一届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丝路繁星”微短剧高质量发展大会在陕西西安召开。来自政府、学界、业界的专家和代表,以及国际影人代表齐聚古城西安,共话微短剧行业发展。会上,中国广播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微短剧研究与评价基地正式挂牌成立,并落户西安交通大学,将服务微短剧形成健康的行业生态和良性的商业循环。

在“丝路繁星”微短剧高质量发展大会上,陕西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徐明非、中国广播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副会长童刚、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网络视听节目管理司副司长杨铮为大会致辞。

微短剧传播与应用评测体系“繁星指数”首期评测成果在大会重磅发布。

中广联合会微短剧委员会会长阚平发布“十大文旅微短剧”。《一梦枕星河》《恋恋小食光》《等你三千年》《我的归途有风》《孤单旅行团》《恋恋茶园》《那个重逢的夜晚》《你的岛屿已抵达》《飞扬的青春》《大王别慌张》十部剧目获评。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网络视听节目管理司副司长杨铮,陕西省委宣传部副部长、陕西省广播电视局局长武勇超为“十大文旅微短剧”获评剧目代表颁发证书。

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副会长兼新媒体委员会主任王冬梅发布“十大文旅知名度提升案例”。《孤单旅行团》赋能案例广西桂林龙脊梯田等,《等你三千年》赋能案例河北邯郸回车巷等,《我的归途有风》赋能案例四川乐山美食,《恋恋小食光》赋能案例陕西西安大唐不夜城等,《全糖少爷》赋能案例甘肃永靖刘家峡等,《你的岛屿已抵达》赋能案例湖南常德桃花源,《恋恋茶园》赋能案例浙江丽水古堰画乡等,《那个重逢的夜晚》赋能案例福建平潭岛,《飞扬的青春》赋能案例浙江温州曹村,《落花生(第一季)》赋能案例湖北武汉大金湾等十个案例获评。

大会现场,西安交通大学新闻与新媒体学院院长汪文斌发布“繁星指数”首期评测报告。汪文斌院长从“辨识度促动深印象”“融合度推高关注度”“消费转化需深化”三方面,介绍了繁星指数“微短剧+文旅”专项评测的观察与发现。汪文斌院长表示,“繁星指数”还将对“微短剧+品牌”“微短剧+国际传播”等进行洞察并评测,以“微短剧里看品牌”等,探索微短剧对品牌营销和国际传播所起的重要推力。“繁星指数”还将持续推出系列活动,举办年度盛典,塑造微短剧行业备受瞩目的年度集体记忆。

会上,陕西省广播电视局副局长韩棚格发布《关于支持微短剧产业发展的若干措施》,设立陕西微短剧产业扶持资金,围绕微短剧产业发展链条并突出重点环节给予扶持,争取2年内推出200部以上在国内主要网络视听平台播出的精品微短剧,培育15家以上微短剧行业领军企业。

会上,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副主任谢泱,陕西省广播电视局副局长韩棚格,西安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崔庆,西安曲江文化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共德,中国移动咪咕公司咕咕工作室总经理马迪,北京洲际兄弟影视文化有限公司董事长孔令斌6位嘉宾,共同通过触屏方式启动“繁星计划”共建平台。

大会现场隆重举行中国广播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微短剧研究与评价基地揭牌仪式。陕西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孙大光;陕西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徐明非;中国广播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副会长童刚;西安交通大学党委书记卢建军;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网络视听节目管理司副司长杨铮;陕西省委宣传部副部长,陕西省广播电视局局长武勇超;陕西省文联常务副主席张琳;曲江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王庆华,共同为中国广播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微短剧研究与评价基地揭牌。

该基地系在国家广电总局和陕西省委宣传部的支持下,由中国广播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和西安交通大学等共同建设的全国性微短剧研究与评价基地,现已落户西安交通大学,旨在服务微短剧形成健康的行业生态和良性的商业循环。未来,中国广播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微短剧研究与评价基地将在中广联合会和西安交大等的共同努力下,开展深入系统的研究与评价工作,并着力搭建微短剧智能评测与生产大数据平台,支撑和推动微短剧产业高质量发展。

大会还设置了《微短剧+精品之路》主题创作分享,《恋恋小食光》出品方代表,曲江影视集团制片人王梓;《全糖少爷》赋能案例代表,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永靖县文旅产业发展中心主任宫晓雯,分别作分享发言。  

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于赓哲,大相文博联合创始人陈加晋,中国移动咪咕公司咕咕工作室精品短剧负责人谢佳冰,中国内地影视演员、西安话剧院演员、国家一级演员谭希和,刚果(布)文化传播代表英勇,阅文集团海外业务部总监、海外短剧与有声业务负责人李梦姣,围绕“微短剧+”文旅赋能与海外传播展开交流对谈。

“丝路繁星”微短剧高质量发展大会由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网络视听节目管理司、中国广播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中共陕西省委宣传部指导,陕西省广播电视局、陕西省电影局、中广联合会微短剧委员会主办,西安交通大学新闻与新媒体学院、西安曲江影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陕西省影视剧服务中心承办。来自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网络视听节目管理司,中国广播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陕西省委、省人民政府,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陕西省广播电视局,陕西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西安市委宣传部,西安交通大学,西安曲江新区管理委员会,西安曲江文化产业投资集团等单位的领导及嘉宾出席大会。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