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夜读 | 中秋节的“意思”
上海杨浦2024-09-17 15:25:51

中秋节的“意思”

文|陈茂生

夜读|中秋节的“意思”,上海杨浦,6分钟

TONIGHT

夜读

常常听得有“文化氛围寡淡,‘中秋节’要变‘月饼节’”的担忧,的确是看到小区附近超市营业员在架设烘烤鲜肉月饼摊档时,才蓦然想到“中秋节”快到了。

眼见着贴广告装射灯并有小喇叭不停叨叨“好消息、好消息,买五送一……”的忙碌场景,作为顾客分明感到“大战”将临,抢着“挖战壕”的意思。

如今一年四季,想吃月饼随时都能如愿,仅仅区别在于,平日只是食品柜台里的“龙套丫鬟”,过了“七月半”才是聚光灯下的“担纲主角”。

中秋佳节,月饼不可忽视。“老字号”前的长队,刚上市的新品,一定是那几天的新闻热点。而普通人家,只须一杯香茶、一口月饼再与“群友”相互微信祝贺,中秋节的意思就差不多了。

给群友的“中秋留言”也早有预备,客套的如“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会让人想到那个月饼盒上的图案;熟悉的能戏噱一些“中秋快乐,月饼吃吗?不可不吃,不可多吃”,显得关心贴己。虽然倡导“少盐少糖少油”,但拒绝月饼不仅与传统过不去而且也有拒绝花好月圆的意味,断不敢贸然;但吃多了一定难以消受。重视养生健康的多是浅尝而止,有的“老克勒”排半天队,切一个角尝尝,有点“闹猛轧过,味道不错”的意思就行了。

以前吃月饼尤其鲜肉月饼,并不怎么看重品牌。当年出弄堂往右拐,就有家饮食店做得也很好吃。一角三分一个,与一两四个的生煎包子等价,如今回想觉得有点不可思议的便宜。鲜肉月饼坯子码在煎生煎包的平底锅里,边上排着一溜男女老少都眼巴巴地看着那锅盖一开一阖。好不容易出锅了,有人打开左邻右舍几个“钢精锅子”,一下就划拉走了大半锅,后面有中年男子嘟囔:“大家吃点,回去过中秋,意思意思好了。”但轮到他了,开口更吓人一跳:“锅子里的统统倒给我。”

那时月饼还有补充蛋白质、脂肪与糖分的意思,所以众人吃相原没有今天那样优雅矜持,掉下来的月饼渣渣也是月饼,必须用手接着,然后一仰脖……那点意思就全部“落胃”。当然,这也是中秋节那两天才有的情景了。

其实,那个“一仰脖”很关键。只要时间地点对了,就把赏月、祭祖、观灯等同时“意思”到了,还有满满的“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的诗意。

说到“秋思”,大多是皓月当空、孑然一人、身凉心冷,平生出凋零的孤独。大概唐朝诗人王建写此句时,心里空落落的愁絮翩翩,笔下还替别人操心“不知秋思落谁家”,不知道谁家正伤感呢?

有关中秋的古诗浩瀚如烟,读时要做心理建设,说不定千百年前的那位作者写完后又在行乐饮酒了,当代的读者还在替古人惆怅并久久不能自拔。

另一首唐诗《中秋对月》里这么说:“无云世界秋三五,共看蟾盘上海涯。直到天头天尽处,不曾私照一人家。”月光皎洁照寰球,世人都能看得见,读起来感觉豁然很多。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奉命到赣南某地学习八个月。临出发前,奶奶在包里塞了两个月饼。中秋节当晚,走到宿舍后的小山坡,借着月光饱一番口福;既没有面北喃喃有语,也没有伤感不舍,因为学习结束就能回沪,家中父母和奶奶一切都好,所以了无牵挂。但终究是第一次离家千里之外的中秋节,纵是有所秋思,也是多看几眼月亮,仅此而已。

心有所依,家人平安,再有一口香甜月饼助兴衬映,上下几千年,中秋就这个“意思”。

作者:陈茂生
选稿:潘馨仪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