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为促进企业海外投资,日本做了什么?
浦文昌2024-09-16 07:22:00

四十多年来,日本民间企业(后文简称日企)海外直接投资一直在持续增长,政府的政策支援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上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先后实施多种支持政策,为日企海外扩张提供政策保障。日本政府认为,日企在具有技术优势的领域进行全球扩张对日本参与国际竞争非常重要。2022年8月,国家专门成立“内阁官房海外商务投资支援室”,并制定了许多新的促进措施。尽管这些措施带有日本特色,但仍然具有研究和借鉴意义。

一、日企海外投资概况

早在上世纪50年代,日企就开始海外投资,其快速发展则是在被称为“失落的30年”中。1985年日美“广场协议”后,日元大幅升值,国际贸易摩擦急剧增加;1990年代经济泡沫破裂,国内消费持续停滞。在此背景下,为降低生产成本和扩大销售市场,日企包括中小企业加快了海外投资步伐。进入新世纪后全球化浪潮兴起,使企业海外直接投资进一步加速。日企海外投资包括在海外进行“绿地投资”、“跨境并购”和其他“合作和业务联盟”等多种形式。

在2000—2009年期间,日本有海外子公司的企业由2001年的6074家(其中大企业1931家、中小企业4143家)增加到2009年的7977家(其中大企业2347家、中小企业5630家),增长了31.3%。海外子公司由2001年的29500多家增加到2009年的36800多家,增长了24.7%。

在1997—2021年期间,有海外直接投资企业的大企业和中小企业占比,分别由1997年的27%和8%上升到2021年的32.0%和14.2%,分别提高了5个和6个百分点。日本上市公司中有海外直接投资的公司占比更高,由1986年的32.5%上升到2021年的65.6%。据日本外务省统计,截至2017年末,日本海外企业总数为75531个,其中本国企业5347个(指日企在外国的分公司),当地法人企业36499个,分类不明的企业33685个。

2022年,日本海外当地法人的销售额为365.5万亿日元(其中制造业为161.5万亿日元,占44.2%)。实现利润19.64万亿日元,比2013年9.87万亿日元增长98.9%。其中,制造业企业利润7.48万亿日元,比2013年4.9万亿日元增长了52.6%。日本的企业海外投资是由制造业带动的,据2023年经济产业省的抽样调查,制造业公司占42.7%。全产业从业者557万人中,制造业从业人员408万人,占73.2%。

近几年来,日本海外投资存在着新的挑战。由于国际环境变化,日企海外直接投资的意向明显下降。据JETRO2022年问卷调查,已拥有海外生产基地的公司中,拟扩大海外基地的公司比例由2019年的66.9%下降为2022年的43.5%(其中大企业的比例由69.8%下降为45.%;中小企业比例由65.7%下降为41.5%),拟维持现状的公司比例,由2019年的28.5%上升为49.1%(其中大企业由27.5%上升为45.3%;中小企业由29%上升为50.8%)。

二、后疫情时期,日本政府为何更加支持企业海外投资?

2022年8月1日,日本政府正式成立“海外商务投资支援室”,旨在“制定规划措施,并与相关部委和机构协调,以支持具有‘技术优势和发展抱负’的企业进行海外商务投资”。在疫情后,日本政府特别强调支持企业海外投资,主要有三方面的考虑:

首先是维护“经济安全”。日本政府认为,“产业链过度依赖外国必然会导致经济安全风险增加,特别是依赖特定国家和地区的供应链更无法确保人民的健康和国家的经济安全。”截至2022年底,在中国的日企,占其海外法人总数的占比已由2013年的32.6%下降为28.3%;东盟10国的占比,则由2013年的24.3%提高到29.7%。

其次是提高企业的生产力和增长潜力。日本经济产业省经过长期研究发现,海外直接投资有利于提高国内企业的生产力和增长潜力。据日本贸易振兴机构(JETRO )2022 年的调查,日企海外发展主要是为了在最有利的地区生产,以利于拓宽国际市场、降低生产成本、利用当地的人才、技术和能源、原材料等资源,从而有效提高企业的生产力和增长潜力。据对员工数50—99人的制造业企业海外投资后成长状况研究,5年后它们的销售额增长5.8%,其全要素生产率为5.1%,而无海外直接投资的企业的销售额仅增长1%,全要素生产率为4%。

再次是应对国内市场萎缩,保持日本的全球竞争力和影响力。

一是海外投资将促进产品和服务贸易的良性循环。如通过扩大海外生产基地与国内基地之间的产品和材料供应,并结合相关设备出口及服务,就能有效促进日本的服务贸易;

二是海外投资将促进日企包括初创企业在内的创造创新,提高生产率和竞争力;海外投资还能带动国内企业的增长和出口。有研究表明,当资本金10亿日元以上的全球公司海外生产比例增加时,该公司国内总部所在地周边5公里以内区域的出口额有明显增加。原因在于全球公司海外生产比例的提高可能通过其海外子公司对国内总部周边公司的采购来增加国内公司的出口。

三是以多层次价值链将众多海外投资公司连接起来,能寻求跨行业、跨层次和跨地区的投资新价值。

此外,海外投资还有利于改善国际关系。日本特别重视通过企业海外投资,致力于全球南方面临的社会问题,并在近几年实施“全球价值共创事业推进项目(JECOP)”计划,在新兴国家中寻找当地需要解决的社会问题和有相关需求的当地公司,然后再寻找拥有相关技术的日本公司与之匹配,帮助这些企业进行海外投资。2022年,该计划先在越南、泰国、印度和埃塞俄比亚实施,并在可持续发展目标(SDG)方面取得成果。

三、后疫情时代支持海外投资的新措施

为了帮助企业应对和克服海外业务固有的风险和障碍,日本制定了许多新的促进措施,以进一步促进当前企业的海外投资,主要有:

1.强化海外投资的支援体制

新的强化措施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建设“团队型政府体制”。支援海外投资共涉及总务省、经济省、农水省、国交省、环境省、外务省等6个中央政府部门,驻各国外交公馆,以及贸易振兴机构(JETRO)、国际协力机构(JICA)、中小机构(中小企业基盘整备机构)、政策金融公库(JFC)、国际协力银行(JBIC)、贸易保险公司(NEXI)、日本全国信用担保协会等10多个政府所属支援机构。为提高支援效率,这些政府机构要像一个团队一样工作,相互密切配合、无缝对接,为企业海外投资提供服务。

二是从横向和纵向与地方各级政府部门和所属机构、商工会议所等民间支援机构紧密合作,以建立政府支援大平台和支援组织大网络,为企业海外投资提供广泛而具体的支援服务。

2.制定覆盖海外投资全过程的一揽子措施

日本把企业海外投资过程划分为4个阶段并列出19项支援任务,由相关省厅、政府机构、民间组织和驻外使馆分工合作提供支援。

海外投资的第一阶段支援内容,主要是为企业提供海外信息收集、了解伙伴国家制度、研究发展战略,和完善企业内部制度,就海外投资进行初步咨询等5项服务;

第二阶段支援内容,有制定投资计划及可行性研究、确定投资目的地等5项服务;

第三阶段支援内容有为海外投资提供信贷融资、投资保险和信贷担保等4项服务;

第四阶段支援内容有签订合同、设立当地法人、扩大海外事业,应对人力资源本地化、环保,以及海外安全情报等5项服务。重点是从事海外直接投资的中小企业。

以上19项支援任务由相关省厅、政府机关、支援机构和民间组织负责实施,如第一阶段支援由国交省、农水省、贸易振兴机构、中小机构、国际协力银行、商工会议所等机构合作实施;第二阶段支援由贸易振兴机构、国际协力机构、国际协力银行实施;第三阶段支援,由中小机构(出资支持)、海外需要开拓机构、国际协力机构、国际协力银行、日本政策金融公库、商工中金、贸易保险、海外通信邮电事业支援机构、信用担保协会等机构实施;第四阶段支援由贸易振兴机构、外务省、国际协力机构、国际协力银行等实施。

3.制定实施进度并跟踪检查

为落实好各项海外投资支援措施,日本政府在编制海外投资支援方案的同时,还设定实施基准,每六个月编制和发布一次,并将根据支援进度进行审查。例如,根据2022年10月—12月的基准报告,期间在加强政府机构合作方面的实绩有国际协力机构、国际协力银行等举办研讨会,贸易保险公司与政府签署协议,国际协力银行和贸易保险公司就协调融资和保险协商等12项。

各机构的支援都有较好绩效。在金融支援方面,国际协力银行2021—2022年对企业海外投资的融资承诺分别为177和100件,融资金额分别为1.17万亿日元和1.64万亿日元。日本金融公库为符合条件在海外投资所需设备资金和长期流动资金(包括向海外公司转贷资金)提供贷款,限额14.4亿日元,利率上限为2.5%。对于进行海外直接投资(包括追加投资)的人,收购海外公司所需的资金可享受高达4亿日元的贷款,利率上限为2.5%。当海外子公司从当地金融机构获得贷款时,日本的全国信用担保协会可就其母公司(日本的中小企业)向国内金融机构产生的债务,提供与国内金融机构向当地金融机构开具的信用证有关债务担保,担保额度为2.5亿日元,担保比例80%。

给我们的几点启示

1.要充分认识海外直接投资的重要性。稳步推进我国企业海外直接投资,有利于“增强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联动效应,提升贸易投资合作质量和水平”的要求。也是中企特别是民营企业,应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避免国际贸易摩擦、国内消费疲软和内卷严重的挑战,抢抓发展机遇的重要战略。目前,中企出海正进入新阶段,一大批优秀企业已经在海外成功布局,实现企业的国际扩张。有抱负并已经积累一定技术优势的民营企业要敢于出海直接投资,通过利用海外人才等生产要素资源和当地市场潜力,寻找新的增长途径,并嵌入国际产业链。

2.推进海外直接投资要突出重点。产业选择上要重点促进制造业特别是基础设施、新兴产业的海外投资,这有利于将我国企业转型升级并嵌入国际产业链,有利于带动当地国家的社会就业以扩大我国影响力,也有利于缓解国内某些行业产业过剩的压力。在地区选择上重点促进对“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投资。在企业规模上要重点支持中小企业海外直接投资。

3.要加强对海外投资企业的支持和服务。企业海外投资有其固有的风险,如当地政治局势、经济基础不稳定、基础设施不足等引发的困难,以及对当地法律、经济政策不熟悉、语言障碍、民族纠纷等问题的困扰。非常需要以国家的力量构建起一个强有力的支援制度,以帮助出海企业克服出海投资的固有风险。

(作者浦文昌为浙江省商会发展研究院、无锡民营经济和民间组织研究所高级研究员)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