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中秋限定”文化盛宴!首届“新焺集”在青浦蟠龙天地开幕
东方网2024-09-08 11:59:12

东方网记者王泳婷、曹磊9月8日报道:在老街户外百米长桌吃席;听民乐、昆剧、越剧等古音新唱;切磋技艺、诗歌;赏掐丝珐琅、弹棉花、古法制香等传统江南工艺,在水岸边“赶集”……随着中秋国庆假期的渐行渐近,“上海之夏”特别推荐活动、以“蟠龙·月满之夜”为主题的首届“新焺集”在沪上“微度假”目的地——青浦蟠龙天地上线,为市民游客带来多项中秋吃喝玩乐新体验。

从这个周末起,“新焺集”将在蟠龙天地带来一场为期12天的文化盛筵,集结90多场特色演出、15余场工作坊、1场文学论坛、4天的灯火长街团圆宴,以及50多个特色品牌参与的仲秋市集,诚邀市民旅客相聚诗意蟠龙,一起月下听曲、团圆吃席、赶集切磋,找回独属于中国人的中秋文化体验。

团圆是中秋亘古不变的主题。9月14日至17日连续四日,融合百味、充满仪式感的“长桌流水席”将在蟠龙市街广场开席,由那时新疆、颐荟、麦麦山、皖荟等4家人气餐厅共同定制中秋团圆宴菜单,从各大菜系精选8道中秋代表菜式供市民享用。

9月15日至17日,市民游客中秋期间到到蟠龙“赶集”,能品尝到青浦焋糕、江南青梅、果露酒、绍兴黄酒、龙须酥等传统江南美食,也可一览掐丝珐琅、花丝技艺、缂丝工艺、弹棉花、古法制香等传统江南工艺。同时,青浦周边多家在地农场,也将带来四节时令的好农物。

在“切磋”板块的活动中,有一场场关于技艺的探索。9月14日,将举办“神形的诗学·东方美的渊源与现代生活启示”文化沙龙,播客《忽左忽右》主播程衍樑、作家张定浩,作家李叶飞以及余德耀美术馆策展人施雯等对话嘉宾将齐聚一堂,共探诗歌与生活之美。

同时,此次活动还挖掘了“蟠龙有趣的123人”,9月15日至17日,他们将以玉兔望月·兔子灯手作工坊、织月·竹编工作坊、中秋正念壮游、如意丰收烧麦工坊、烟火蟠龙百人做糕体验等15余场文化工坊等形式,邀请文化爱好者们一起切磋交流茶酒与糕点、丝绸与刺绣、彩灯与木质杆秤等各式传统技艺,在灵感碰撞间续燃文化花火。

本次“新焺集”还特别呈献“听曲”板块,9月15日-17日中秋假日期间,由黄健怡、沈昳丽、汪文伟三位民乐演奏家带来的《不一样的牡丹亭》,Kawa乐队《月亮下的舞蹈》,民谣歌手周云蓬《九月的歌》等多场重磅演出将相继亮相,邀市民朋友一起在月满时分以乐声回溯传统。

此外,本次活动还邀请众多艺术家与创意团体以蟠龙天地的街道、桥梁、廊檐、亭阁为舞台,共同带来超过90场公共艺术演出。其中既有由上海越剧院、上海音乐学院、上海昆剧院在香花桥上带来的青衣、水袖、四重奏与芭蕾舞演出,也有在市街广场上演的民俗表演、弦乐四重奏与阿卡贝拉快闪,著名民谣歌手小河也将在江南水乡青浦开启一场音乐寻谣。

“推出此次‘新焺集’活动,希望以现代生活方式实现传统节庆的创意复归,呈现别具一格的在地新生文化体验,”瑞安新天地行政总裁张斌告诉记者,“在地新生能够深深扎根于传统文化,同时我们用创新方法展现当代人的审美和生活方式,将它们无缝融合,为大家带来沉浸式体验,让市民游客真正从内心感受到中国文化的美好与魅力。”

值得一提的是,近期,酷趣物语、虹潮荟、元古瑭所、Rainy and cloudy、話梅、MTPT、艾小足、YMO Bazaar、斯凯奇KIDS等品牌将陆续亮相蟠龙天地,为消费者带来更加丰富多彩的购物体验。与此同时,蟠龙天地特别推出漫游蟠龙超值体验礼包,包含文化体验、商户优惠、停车权益等,让消费者以更松弛的形式畅享独家城市微度假体验。

(图片由主办方提供)

作者:王泳婷
选稿:刘佳韵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