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亲子骑行报名通道|2024环上海·新城自行车赛奉贤赛段自行车嘉年华
上海奉贤2024-09-06 12:31:21

一、活动介绍

2024环上海·新城自行车赛将作为上海全新的自主品牌赛事在嘉定、青浦、松江、奉贤、南汇五个新城举行,这也是上海首次由五个新城联动举办体育赛事。

本次赛事吸引了来自中国、法国、阿联酋等国的20支职业车队参与,并将在最后一个比赛日举办面向广大骑行爱好者的全民骑行活动。职业骑手将与业余骑手一起,在金秋九月“环上海”破风疾驰、逐梦前行。

为进一步扩大奉贤赛段的影响力,充分展现奉贤新城的自然风光,打造城市景观体育内涵,促进文体旅商融合发展,奉贤区精心打造了具有奉贤特色的自行车嘉年华活动,并将在9月21日~22日举办包括自行车文化展示、车技表演、草坪夜市、海湾镇嘉年华及大众骑行、亲子骑行等活动。

让骑行的风吹向青少年,

家长和儿童共同破风前行,

一起体验骑行的乐趣!

二、活动时间,地点

9月21日6:30~11:00上海之鱼青年艺术公园

三、组别设置

*车型不限,报名该组别选手需具备一定骑行控车能力,能够平稳的走直线;*电动自行车、固齿自行车、共享单车、电助力自行车不允许参赛;*大人必须为儿童的第一监护人;*特别提示:大人小朋友必须佩戴安全头盔;没有安全头盔的禁止参加本次活动;

四、完赛抽奖

所有完赛队伍均可获得抽奖机会(限每组人员1次),奖品如下:提示:中奖选手必须在现场领奖,叫号三次不到为弃权;

五、活动路线

沿上海之鱼环湖一圈

六、日程安排

日期:9月21日地点:青年艺术公园内

七、报名须知

(一)参加要求每组需1成人+1儿童,成人必须是儿童的第一监护人。(二)年龄要求成人年龄在18~55周岁以内(1969年9月23日(含)~2006年9月22日(含))、儿童年龄在5~12岁以内(2012年9月23日(含)~2019年9月22日(含))的中国大陆居民、港澳台地区及外籍选手须持有效证件(中国大陆居民持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港澳台地区选手持通行证、外籍选手持护照)报名参赛。(三)身体要求自行车运动是一项高负荷、大强度、长距离的竞技运动,也是一项高风险的竞技项目,对参赛者身体状况有较高的要求,参赛者应身体健康,有长期参加骑行锻炼或训练的基础。参赛者可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和实际能力报名参赛。有以下情况者不宜参加比赛:1.先天性心脏病和风湿性心脏病患者,2.高血压和脑血管疾病患者:3.心肌炎和其它心脏病患者;4.冠状动脉病患者和严重心率不齐者;5.糖尿病患者;6.其他不适合运动的疾病患者;赛事组委会要求所有参赛选手通过正规医疗机构进行体检(含心电图检查),并结合检查报告进行自我评估,确认自己的身体及精神状况能够适应于长距离骑行运动,才可报名参赛。9月21日签到时需签订健康承诺书及相关免责声明。*注:请于9月21日前下载Giant app,并注册账号,活动日用于记录骑行的运动轨迹,凭轨迹领取完赛礼包。(四)相关保险本次比赛将统一购买赛事保险,如有需要请自行购买个人保险。

八、参加办法

长按扫码,开启报名

报名开始时间:9月6日报名结束时间:名满为止注:本次活动为非竞赛类活动,骑行期间请保持匀速前进,请勿加速及频繁超车,以免造成伤害及意外。

九、赛事“熔断”机制

1.如赛前预判或赛事当天出现极端高温、极端低温、极端干旱、极端降水、强对流等天气,经赛事组委会研判,将启动“熔断“机制,决定缩短比赛距离、延期赛事或取消赛事。2.如遇自然灾害、安全事故、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直接或间接与活动举办相关联的突发情形,经赛事组委会研判,将启动“熔断“机制,决定缩短比赛距离、延期赛事或取消赛事。3.赛事“熔断“机制由以上不可抗力引起的,选手应听从组委会现场安排及后续处理方式,且组委会无须退还费用及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十、其他本规程解释权属于赛事主办方,未尽事项,另行通知。

请各位骑行爱好者仔细阅读报名推文内相关信息,谨慎报名。报名前仔细阅读赛事免责申明等相关协议,报名成功即代表认可相关条款。

2024环上海·新城自行车赛-奉贤赛段自行车嘉年华亲子骑行免责声明

长按扫码,阅读声明

选稿:许文杰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