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紫薇花开,灿若云霞~去青浦环城水系公园赏花~
绿色青浦2024-09-05 09:36:29

“谁道花无红百日,紫薇长放半年花”

9月初秋伊始

正是紫薇花绽放的季节

其花期有足足100天

是木本花中最长的

趁着凉爽的初秋

快去青浦环城水系公园赏花~

01

“盛夏绿遮眼,此花红满堂”

紫薇花,用粉紫相间的花朵编织着夏末的梦幻与诗意。

一串串、一簇簇的紫薇花,白的雅致、粉的娇嫩、紫的动人。这些开满枝桠的花朵,没有浓酽的香气,却总能给人一种无法抗拒的喜欢。

薇花四种,紫色之外,白色者曰白薇,红色者曰红薇,紫带蓝色者曰翠微,此花农历四月开(农历),九月歇,俗称百日红。——明末·文震亨《长物志》

紫薇是千屈菜科紫薇属的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别名有“痒痒树”“无皮树”“百日红”等。最高可达7米,枝干多扭曲、小枝纤细,树皮平滑、灰色或灰褐色;叶互生或有时对生,花期6-9月,果期9-12月。

“痒痒树”——当用手轻轻触摸它的枝干时,整株植物从上到下都会摆动起来,像很怕痒的样子,屡试不爽!

“无皮树”——紫薇树皮非常光滑洁净,颜色褐色或者深褐色,与大多数的树皮都不一样,很好识别。

“百日红”——紫薇开花之时正值夏季少花时节,而且它的花期很长,可以从6月一直开到9月,达百日之久。

游览青浦环城水系公园,紫薇花多处皆有种植,其灿烂饱满的花朵压弯了枝头,宛如穿着紫色纱裙的下凡仙女,如梦似幻,浪漫唯美!

02

“明丽碧天霞,丰茸紫绶花”

紫薇缀满枝头,成串成团地簇拥着,花朵儿卷曲的皱褶,就像卷笔刀卷出的铅笔花一样,层层叠叠、十分动人。

在阳光的沐浴下,花朵被照耀得更加娇嫩欲滴,搭配翠绿色的叶子,看上去楚楚动人。

紫薇象征好运,有如紫微星下凡,此花名亦是对紫微星而生。

传说,远古时期有一种凶猛野兽叫年,残食人类,危害人间,天庭玉帝派紫微星下凡管制年兽,紫微星便化作了紫薇花留在人间,护佑人间安宁。

古代天文学家认为紫微星是北极星,北斗七星围绕着它四季旋转,是众星之首,即紫微帝星。

“门前种株紫薇花,家中富贵又荣华”。紫薇花跟古代官员结于腰间的绶带类似,也被叫做“紫绶花”“官样花”。

中国栽植紫薇的历史悠久,最早可以追溯到东晋时期王嘉所著的《‌拾遗记》,距今已有1700年。

紫薇天赋高贵,也象征着富贵吉祥。据《唐书·百官志》记载“开元元年,改中书省曰紫微省,中书令曰紫微令。”

“微”与“薇”相通,后来凡任职中书省的,皆喜以“紫薇”称之,中书省庭院多植紫薇树,而紫薇象征权势也在此开始。

唐玄宗喜欢紫薇,且唐朝重视官衙绿化。于是在较远的湖南桂阳,江苏扬州的官衙都种有紫薇树。

紫薇花的花语是好运、雄辩、女性。

03

“赫日迸光飞蝶去,紫薇擎艳出林来”

漫步在青浦环城水系公园,顾盼回首间,便能看到肆意绽放的紫薇花。一团团、一簇簇的紫薇,随风轻轻摇曳,花簇如瀑布般堆叠在一起,在微风里,如同弹着一曲天籁之音。

从含苞待放的花蕾,到初绽笑颜的花苞,再到绽放成娇艳欲滴的花朵,紫薇花在烈日中闪光,如同燃烧的火焰。

紫薇其喜暖湿气候,喜光,略耐阴,喜肥,尤喜深厚肥沃的砂质壤土,好生于略有湿气之地,亦耐干旱,忌涝,忌种在地下水位高的低湿地方,性喜温暖,而能抗寒,萌蘖性强。

紫薇还具有较强的抗污染能力,对二氧化硫、氟化氢及氯气的抗性较强。

作为小干行道和公路的绿化树种,紫薇可以补充氧气,净化空气,美化城市的同时减少噪音,紫薇树形优美,观赏价值高,同时又具有遮阳滞尘、吸收有害气体、减少噪音的功能,因此可广泛用于行道绿化,培养单干紫薇,丰富城市色彩。

花枝舒展,攒花簇簇,微风摇曳,柔韧却蓬勃……有时间,一起来青浦环城水系公园,感受绿意中的微凉,以蓝天为背景,捕捉紫薇最耀眼的美丽!

选稿:潘子慧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