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从晨辉到夕照,美到超乎想象!这幅美景你见过吗?
今日闵行2024-09-01 12:09:09

芦花,作为芦苇这一禾本科植物的璀璨之花,以其独特的形态与韵味,成为自然界中一道不可多得的风景线。让我们跟随杨克元老师的图文,一起领略芦花之美。

晨辉夕照芦花美文/杨克元

无论是早晨还是傍晚,芦花以其飘逸的身姿和柔润的须穗,展现出夏末初秋的美艳。柔柔娇丽,处处为天地增美艳;楚楚动人,时时给人们赐娇柔。近些天的早晨,我来到闵行体育公园锦绣湖的湿地栈道上,西侧岸边,芦花盛开。绿莹莹的花穗,在阳光的照射下闪闪发亮;细蓬蓬的叶片,在晨风的吹拂下微微点头。

我沿着湿地栈道,慢慢地前行。远望芦花似烟,茫茫四散,好似晨曦中轻轻舞动的梦幻雾气。近观芦花如絮,轻盈飘逸,宛如天空中缓缓飘洒的纯洁白云。阳光升起来了,芦花的边缘被镶上一圈金银。水汽升起来了,芦花的四周氤氲满团虚幻。芦花在晨光的照耀下,傲然昂首,与蓝天碧水相映成趣。优雅的芦花,或紧密相依,或随风飘散,或相互牵制,或点头致意。每一朵芦花都是雕刻家手中的翠玉,烹饪师手上的面团,弹棉匠手下的棉絮。如此细腻,这般精致。芦花质地温润,触感柔和。盛夏中略带一丝清雅,高温下不失三分凉意。想要伸手轻轻触碰,又怕惊扰了这份宁静。

我在湿地栈道上仔细观察,发现这里的芦花主要集中在栈道西岸的中部和东部。每一处均由五至六簇组成,呈现出疏密有致的布局。已被晨光照到的芦花,因其光影的叠加而尤其明亮;没被晨光照到的芦花,也因浅绿的色彩而异常醒目。

早晨的芦花,魅力无限;傍晚的芦花,出神入化。

那天傍晚,我走过沪闵路北横泾绿道,一路绿意浓郁,两边红花喜人。此情此景,平常多见,便也匆匆走过。突然,一丛盛开在河岸东侧的芦花,迎着斜阳和晚风,显得格外明亮,特别招人。我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细细欣赏。

在阳光的照射下,芦花染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辉,像被赋予了蓬勃的生命。白的洁净无瑕,黄的金光闪闪。阳光穿透芦花的绒毛,形成一束束细腻柔和的光柱。云彩映射芦花的花朵,形成一幅幅醉人心胸的美景。这时的芦花,是光与影的结合,是色与彩交织。多彩的芦花,让人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生命的无所不能。

轻风划过,芦花摇动。在晚风谱写的乐章里沙沙吟唱,在夕阳搭起的舞台上缓缓起舞。轻盈细腻的羽毛,轻轻摇曳;微微抖动的头饰,盈盈旋转。有的低垂着头,这是力量的节奏;有的坚挺着颈,这是希望的律动,正在跳着整齐划一的集体舞。

忽然一片云朵遮住阳光,芦花也像失去了灵气和生动。我观察了一下,云层只需一会儿就会过去。于是,我耐心地等在路边,看云朵穿行。太阳钻出云层,芦花闪烁着光芒。我连忙对焦芦花,摄下了一张比较满意的照片,取名为“夕照芦花”。

一般说,芦花是芦苇的花。习惯上,还有其他几种禾本科植物的花也被称作芦花。如芦荻、芦竹、蒲苇、五节芒、斑茅、芒草等。由于花期不一,观赏芦花的花期先后可达数月。因此,从现在开始,在很长的一段时期里,都是芦花开放的日子。

芦花之美,不仅在于其外在的形态与色彩,其蕴含的意境与情感也为人们津津乐道。芦花象征着坚韧不拔的生命力,即使面对寒潮袭击,也能傲然挺立,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彩。同时,芦花也寄托了人们对自由与安宁的向往。置身于芦花丛中,忘却尘世的烦恼,点燃心中的热望。芦花之美,是一种自然之美、生命之美、意境之美。它以其独有的方式诠释着季节的韵味与魅力。让人在欣赏之余,感受到一份来自夏秋的感动与共鸣。

选稿:潘子慧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