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健康】降低血脂、补血益气、清热燥湿……中医推荐喝好一杯水!
上海长宁2024-08-30 09:29:03

中医讲究“药食同源”,很多食材同时也是药材,可以起到很好的调养作用;而将这些食材泡制成茶饮,不仅方便快捷,还能在日常生活中轻松达到养生的效果。降脂、补血、降胃火……总有一款适合你!

调降血脂——喝绞股蓝茶

材料:决明子3克,绞股蓝3克。

做法:先将决明子用小火炒香,候凉,与绞股蓝一起置于壶中,冲入开水,加盖闷5分钟,即可品饮。

功效:清肝明目、润肠通便、降脂减肥,适合视物模糊、眼睛干涩、大便干结、高脂血症、身体肥胖的人群饮用。

补血益气——喝五红汤

材料:红枣5颗,红糖10克,红小豆20颗,红皮花生20颗,枸杞子20颗。

做法:将洗净的花生、枸杞子、红小豆放入砂锅,一同浸泡半小时。然后开火,大火烧开后,改为小火,煮1小时,最后加入红枣及适量红糖再炖煮半小时即可。

功效:益气补血,补肺健脾,还可清肝、平胃、催乳。

促进睡眠——喝柏子仁水

做法:临睡前一小时,取3克柏子仁,大概一碗水煮开饮用即可。如果想更好地吸收里面的松果体素,可以把柏子仁用榨汁机打碎再煮水,效果更好。

在临床上,采用柏子仁进行失眠治疗,对于轻度或是重度失眠均取得较为显著理想的疗效。

如果你一段时间经常失眠,不由自主地心烦、心慌、注意力不集中,甚至健忘,就可以用柏子仁煮水,也可以煮粥。

消导胃热降胃火——喝黄连泡水

做法:取一克黄连泡水喝即可。

功效: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对于因胃火而引起的目赤、牙痛、口疮等症,效果很不错。

需注意:

黄连是大苦大寒之物,过量服用或过久服用都易伤脾胃,所以脾胃虚寒者忌用;苦燥伤津、阴虚津伤者也需慎用。

如果怕苦,可选用下面这副方子:黄连2克、石膏10克、知母10克熬水服用。或将上述药物熬水后,滤去药渣,用药水煮大米粥来吃。

如果情况严重,胃热夹了阴虚,舌上无苔或舌苔薄、黄、少,则可在上述方子上加入麦冬15克或玉竹5克。如果是胃肠湿热且湿偏重,舌苔厚、黄,则可在原方上加入荷叶15克或玫瑰花10克,入药熬粥,就可以在清胃热的同时除湿了。

生津止渴——喝乌梅甘茶

做法:乌梅10克,生山楂15克,陈皮10克,甘草5克,冰糖适量(糖尿病患者不用),煮水代茶饮。口味酸酸甜甜,还能生津止渴、解暑。

护脾胃——脾胃保健茶

材料:松子2颗,花生5颗,核桃3个,乌龙茶2克,热开水250ml。

做法:松子、花生、核桃洗净,沥干备用;花生炒熟后去皮;壶中放入乌龙茶,以热水略洗,去杂质后,沥干备用。研钵中放入炒熟花生、核桃、松子,将之研磨成细末。将研磨好的细末加入装有乌龙茶的壶中,注入热开水,静置2分钟后即可饮用。

国医大师徐景藩自创的脾胃保健茶让不少人受益。脾胃不好的人不妨一试。

防妇科病——喝蒲公英水

做法:取一茶匙干蒲公英叶放入茶杯中,倒入适量的开水盖上杯盖焖泡几分钟就可以了。

功效: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利湿通淋、清肝明目。

需注意:

一是脾胃虚寒者慎用,特别是勿单独喝。若需服用可添加玫瑰花、红枣、姜片等温和之物;二是不过量喝(一般每天用量3~5克为宜),也不宜长期喝;三是不宜放凉喝;四是体虚、久病、年老、产妇、婴幼儿群体不宜用。有过敏体质者忌用。用之不当,可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全身瘙痒等不良反应。

选稿:李美霖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