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闵行区第三实验小学,正式揭牌!
人文梅陇2024-08-28 19:27:28

8月28日,闵行区第三实验小学正式揭牌闵行区委副书记唐劲松、副区长张贤等出席活动。

2个月前,区教育局、梅陇镇人民政府、闵行区实验小学三方签署了闵行区第三实验小学合作办学协议,原闵行区曹行小学正式更名为上海市闵行区第三实验小学(以下简称“三实小”),由闵行区实验小学开展委托管理。

曹行小学是一所百年老校,始建于1906年的“毓秀小学堂”,至今已办学118年。自2022年加入闵行区实验小学教育集团以来,两所学校聚焦 骨干梯队、特色课程,校本教研、班级建设以及学生活动 等领域,展开了常态化、系列性的合作共建与共创,积极推进学校教育高质量发展,努力打造老百姓满意的家门口的优质学校。

未来,我们两所学校将会在办学理念的继承与创新、领导管理机制的优化与重构、教师梯队的共建与流动、校本课程的架构与研发、重点项目的合作与共研等方面,展开更为常态和深层的合作,努力使三实小在原有基础上更快地实现新的发展,成为优质均衡的家门口好学校。”闵行区实验小学党委书记、校长何学锋介绍。

闵行区第三实验小学的校标像一朵盛开的梅花,既取梅陇之意,又象征着祖国的花朵。这一片独立的花瓣又像一只雏凤,寓意每一位老师在精心呵护学生的同时,要给学生创造宽松的成长环境,助力每一个学生实现自己的梦想。花瓣上的1906,代表着学校的建校时间。118年的办学历程,“毓秀”文化始终绽放着时代光芒。

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徐建国进一步诠释了三实小校标的含义:“校标设计灵感源于学校核心文化理念——‘毓秀’,顾名思义就是培育优秀的人才。‘毓’,长也,稚也。本义为稚苗嫩草遍地而起,比喻正茁壮成长的学生。‘秀’,出也。本义为植物吐穗开花。比喻人的容貌姿态、内在气韵美好秀丽。”

“此次三实小的揭牌是梅陇镇推进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希望三实小能够庚续两所百年老校的深厚底蕴,成为让群众满意的家门口的好学校,为闵行的教育事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梅陇镇党委书记许天海谈到。
闵行区实验小学和闵行区第三实验小学开展合作办学深度实践,是优化资源配置、推进闵行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一个重要举措。“相信三实小必将以此次揭牌为契机,秉承百年老校的优良传统,借鉴实验小学先进的办学理念和创新实践,进一步提升管理效能,提高办学品质,培养出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毓秀人才。”区教育工作党委书记恽敏霞谈到。

转载请注明来源:“今日闵行”微信公众号、“人文梅陇”微信公众号
记者:宿铭珊
部分资料:区教育局
编辑:王爽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