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危险!萧条商场变身新晋网红探险地,年轻人为流量涉险拍摄猎奇视频
上观新闻2024-08-27 13:22:00

近日,有游客进入山东烟台养马岛一栋废弃建筑里打卡拍照,不慎意外摔伤。

近年来,网络上流行对废弃建筑的打卡、探险,这类视频冠以“恐怖”“无人禁区”“胆小勿入”等标签,动辄几百万播放量。流量也引来更多效仿者,很多拍摄者故意在视频中加入诡异的滤镜和配乐,以满足受众的猎奇心理。但是,废弃建筑年久失修、产权不明,随之而来的人身危险和法律问题不容忽视。

探现场

曾经网红商场 如今网红废墟

烟台养马岛旅游度假区管委会工作人员对媒体表示,意外发生地本身就比较危险,已经设立了警示牌,并堵死了入口,禁止游客进入。意外发生后,又进一步加固了封闭设施。

记者以“养马岛+废弃”为关键词搜索,依然能看到很多打卡视频和帖子。有网友在评论区留言,称岛上的废弃建筑是“天然密室逃脱场地”,可以不用装修直接用。还有人询问详细地址,打算去开直播。网络上,已经有视频博主特意在深夜探访养马岛的废弃建筑,拍摄视频博取流量。

养马岛,只是在网络上走红的众多废弃建筑打卡地之一,在北京这样的地方也不少。

北京东方大学是一所创办于1984年的民办大学,该校的办学许可证在2021年被废止并注销。学校终止办学,建筑还保留着。从2022年开始,到这所废弃大学探险的视频,在网络上走红,并逐渐让这处废墟成为网红探险地。从早期探险视频里看,学校基本建筑保持完好,建筑内还留存着很多教学痕迹。

2024年,北京东方大学开始拆除。记者近日走访发现,这里除了大门,内部建筑已经拆除殆尽,完全看不出原本的模样。现场张贴了明确的告示,禁止闲杂人等进入。

一处网红废墟被拆除,又会有新的网红废墟诞生。一座突然萧条的商场,成为新晋网红。

这座商场在2021年10月开业,以线下娱乐、密室逃脱等为主打,建筑外墙使用了大量粉色系元素。刚开业,就成为年轻人追捧的网红娱乐场所,还被称为北京的“布达佩斯大饭店”。但是,过完2024年春节,这座商场突然萧条,商家大批撤出,人迹罕至,于是商场成了网红“废墟”。

记者到此走访时,发现大量的店铺空置,桌椅、餐具、设备无人处置。商场楼道缺乏照明,外部楼梯锈蚀。有间店铺内,不知是谁在一堆闲置物品中摆放了一个假人模特。几个学习摄影的年轻人,正在商场里拍照。有学生说:“我们不是冲着‘废墟’来的,我们在学习色彩,也是来了才知道这里成了这样。”

网上一段这处萧条商场的视频,两位网友特意使用惊悚的灯光和语言来营造恐怖氛围。“究竟发生了什么?”她们往商场黑暗处探索,然后用手机从下往上打光,在灯光效果中,笑盈盈地说,“我们又来了!”

博出位

拼胆量添噱头 加滤镜编剧情

这类探险视频,有一些共同特点。比如视频博主多在夜间探访,喜欢借用灯光、语气模拟恐怖效果,再加上后期制作时选用的阴森滤镜和诡异配乐,进一步增加惊悚氛围。视频发布时,还会使用“人类消失”“毛骨悚然”等标题吸引眼球。记者用手机软件,试了试阴森滤镜,同一张照片,用不用滤镜,差别很明显。

记者拍摄的原片

记者尝试添加阴森滤镜后的效果

在拍摄场景选择上,废弃商场、学校、酒店、温泉、煤矿等,属于比较常规的。像寺庙、医院等较为特殊的场景,博主们也非常喜欢。有博主专门在夜间探访拍摄废弃的寺庙,利用寺庙的神秘感营造恐怖气氛。还有博主,去探险废弃医院的停尸房等。

为了进一步增加视频的刺激效果,博主们开始添加佐料,最典型的就是加剧情和加道具。有些博主专门探访深山地道,并且一边拍摄一边讲述恐怖故事。还有博主在废墟里过夜,另外有一些会编造鬼村、自杀堡垒等剧情。高跟鞋、红色裙子、假人的残肢,都是视频里经常出现的道具。

弹幕和评论区,网友们纷纷夸赞博主胆大,替胆小的自己探索秘境。废墟探险圈内,有一些不成文的“潜规则”。比如,不轻易透露废墟的具体地址,只探险、不取物等等。也不是所有博主都全然不顾危险,有博主在探访防空洞后,在视频评论区里回复,称自己迷路了,“差点出不来”。

有博主在视频里解释,探访废弃建筑最害怕遇到人。尤其是夜里,自己打着灯在明处,废弃建筑里的人在暗处。不知道对方的身份,也不知道对方对闯入者的态度。“如果发现废墟里有人居住,咱们最好马上撤离。”

尽管如此,在观看、关注、点赞的激励下,废墟探险博主们,还是冒着风险继续前进。在视频网站上,这类视频动辄500万以上播放量,数万点赞、数万收藏。以北京和北京周边为标签的废墟探险视频,有些也能达到几十万播放量。

记者看到一些视频博主平时也发布正常视频,如一名博主拍摄的北京周边废弃矿坑的视频。这个矿坑是一处对外开放的正规景区,景色不错,适合打卡拍照。这段视频,在白天拍摄,文案优美,运镜流畅。博主还使用了纪录片《河西走廊》的配乐。但是,这个看起来制作精良的视频,在某平台上,播放量只有700多次。其受关注度与以惊悚为卖点的探险视频,完全不是一个数量级。

藏危险

受伤维权困难 闯入易惹官司

在这些废墟探险视频中,有少数会打上提示信息。比如“无不良引导信息”“虚构剧情、仅供娱乐”等,多数视频没有明确的提示信息。

北京隆安律师事务所律师杨晓波告诉记者,废弃建筑产权不明,去打卡、探险,因建筑年久失修,一旦发生意外伤害,很难维权索赔。如果建筑产权明晰,非法侵入,也存在法律风险。

今年初,南京一名大学生到网传某“废弃”火车站打卡拍照,结果被高压电弧击中坠落,全身50%烧伤。事后证实,该火车站并未废弃,铁路部门提醒,铁路车站、场区接触网均带有高压电,非铁路专业人员一定不要靠近。

此前,废墟探险主播傅某,深夜闯入辽宁大连两处民宅,以为此地已经拆迁、无人居住。发现有人闯入,居住在此的户主连忙报警。最终,傅某因其行为构成非法侵入他人住宅、非法携带管制器具,受到行政拘留5日、罚款400元的处罚。

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告诉记者:“这类视频,我也看过,一般是归为猎奇类视频。如果是有剧本、有布景、有演绎,视频就应有标记,说明是剧本演绎。如果不是演绎,真的进入建筑、工地,那是非常危险的行为。”

朱巍说,猎奇心态导致这类探险作品很容易登上热榜,进而使一些破败不堪、非常危险的地方,一夜之间变成网红打卡地,“这个打卡地,不是因大家喜欢去追它,而是流量给予的。”

当这种探险有了流量,就会出现流量经济,引来网红模仿,导致更多网红去寻找,越找越刺激。“平台有判断的难度,不知道拍摄者是业主还是专业人员。平台目前有一些标记,‘危险动作不得模仿’等,另外,某些建筑已经存在警示牌了,平台应该也做出标记,对那些演绎、编辑的视频,也要标记。”此外,他还建议,平台应该优化算法,做一些流量制衡,不应该把这种小众探险,作为适合大众传播的作品。

2022年6月22日,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文化和旅游部联合发布《网络主播行为规范》,对如何正确引导主播行业作出了明文规定,对网络主播提供网络表演及视听节目服务提出了明确要求,其中就包括不得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不得宣扬封建迷信文化习俗和思想、违反科学常识等内容。

作者:北京日报客户端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