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把新“家”安在养老院行不行?他们“组团”体验后……
今日闵行2024-08-26 10:33:23

年老之后,把新“家”安在养老院行不行?这个选择常常让许多长者犹豫犯难。为帮助长者了解养老院里的真实生活场景,近日,闵行区永德敬老院举办“科技赋能养老,共筑温馨家园”为主题的政府开放月活动,邀请长者走进院内参观体验,为养老新计划提供合理依据。

图片

上午8时多,10多名参与者陆续抵达。简要听取永德敬老院概况介绍后,长者们首站选择了参观食堂区域。明厨亮灶、着装规范的餐厨环境让人印象深刻,工作场景通过走廊上的电视屏幕全方位同步呈现。院方对餐食品质的用心把控,赢得了大家的一致认可。

图片

玩得开心才能身心愉悦。多功能室内,院方精心准备了扇面、绢花等工艺材料。在工作人员指导下兴致勃勃制作完成一把美观典雅的扇面后,几名老姐妹被齐全的音响设备吸引,自告奋勇拿起话筒上台,眉目传神曲音婉转之间,用“沪剧+黄梅戏”联唱赢得了大家的阵阵掌声。

图片

走进文艺活动室,两名护理员正在这里陪认知障碍长者们玩着钓鱼等小游戏。在精心设计多样化环境与活动,借助音乐疗法、记忆游戏等非药物手段丰富长者日常生活、促进认知锻炼的同时,为了防止失忆迷路忘记房间号现象发生,永德敬老院在房门上张贴了长者生活彩照,精细用心足见一斑。

图片

永德敬老院生活区廊道处清凉阵阵,墙面精心布置着新老吴泾不同历史时期的大幅图片,长者们三三两两看着电视或交谈闲聊;室内光线明亮空间宽敞,空气清爽丝毫不闻异味。见大家前来参观,各生活区护理员纷纷带笑主动迎上来打着招呼,用爽朗热情营造出在家和亲人相处的感觉。慕名前来参观的方先生说,护理员和老人朝夕相处,他们的脸上有笑容,长者们的身心健康才有保障。

图片

长者身体健康如何保障?智慧养老来助力。云诊室内,互联网医院通过线上平台可实现问诊、咨询、复诊等便捷服务,推动打破传统医疗模式的空间限制,为长者们提供更加灵活、高效的医疗服务。

图片

“需求更高端更细化,推动智慧养老模式应用日趋深入。”永德敬老院负责人介绍,近年来,随着智慧模式在餐饮、护理、医疗、安防等条块的应用,长者们的身心健康保障更加高效,成效更加明显。

告别传统手写方式后,长者和家属只需携带户口本、身份证即可无纸化办理入住,收、管、发药和医生查房做到了零误差、全覆盖。借助智能手环、智能床垫等智慧监测方式,系统可即时监测长者心率、呼吸、睡眠等生命体征数据,方便医生和护理人员第一时间观察复查和决断。在智慧安防的加持下,永德敬老院还实现了人员进出自动识别免登记、充电车棚等重点区域高温预警可视化监测。

图片

“我们与上海市首个养老科技产业园相邻,未来将加强双方对接合作,为长者便利生活、健康保障提供更多支持。”据了解,永德敬老院管理层平均年龄30多岁、护理人员在职稳定性较高,这一重要优势为养老方式的创新应用提供了更多可能。目前,永德敬老院入住长者数量较两年前增长超过40%。

参观解难题,心里更有数。家住吴泾紫晶南园小区的曹阿姨、王阿姨共邀集了7名姐妹一起参观永德敬老院,她们对敬老院的卫生环境、服务质量颇感满意:“回去后一定要把自己的亲身印象推荐给邻居们,告诉他(她)们,永德敬老院值得作为安置新‘家’的考虑选项!”

闵行区永德敬老院

图片

闵行区永德敬老院于2016年9月竣工,是一所由镇政府投资建设的保基本养老机构,位于吴泾镇曹家塘路100号,项目总用地面积11278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3282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约9067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约4215平方米,绿化面积约4000平方米,包括一幢4层的综合楼、地下停车库和室外活动设施;核定床位380张,内设失智老人区、全护理区、半自理区,为住养老人提供生活照料、医疗保健、康复护理、文化娱乐等服务。院方配有一支专业的管理团队和护理人员,员工队伍稳定,工作积极有激情,服务细心周到,真正让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以院为家。图片咨询热线:13661859560地址:曹家塘路100号(地铁15号线永德路地铁站2号口步行370米)

上海闵行区永德敬老院
上海市闵行区吴泾镇曹家塘路100号(永德路地铁站2号口步行370米)

供稿:闵㻍瑄

选稿:倪皓月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