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辽宁葫芦岛遭遇有气象记录以来最强降雨,已致10人遇难14人失联
第一财经2024-08-24 06:59:51

8月23日晚,辽宁省葫芦岛市召开防汛抗洪救灾新闻发布会。主要内容如下:

辽宁葫芦岛遭遇有气象记录以来最强降雨,强度达到特强等级

发布会上介绍,8月19日,受东北冷涡、副热带高压及台风“云雀”的水汽输送共同影响,葫芦岛市出现持续性强降雨,雨量之多、强度之大、范围之广、破坏力之强,历史罕见。最大过程降水量540毫米;最大日降水量527.7毫米,突破全省极值;最大过程降水量、最大日降水量、最大小时降水量均突破葫芦岛市历史极值。

本轮降雨受灾较重的乡镇12个小时降水量相当于正常年景的全年降水量,半天下了一年雨量,综合强度达到特强等级,为1951年有气象记录以来葫芦岛地区最强降雨。

强降雨已造成10人遇难,1人因公牺牲,14人失联

此轮强降雨给葫芦岛市,特别是建昌县、绥中县造成极其严重的破坏,道路、电力、通信、房屋、农作物等受灾严重。

据央视新闻报道,初步统计,葫芦岛市受灾人口达到188757人,因灾损失103亿元;8条国省干线、210条农村公路不同程度受损中断,桥梁受损187座;电力总停线路40条、总停台区3560个,29个乡镇286个村128580户居民用户受到影响;全市6条干线通信光缆损毁,县、乡、村1301处接入光缆中断。

随着道路、通信基本抢通,经过几轮逐户逐人排查,此次灾情已造成10人遇难、14人失联,此外还有1名基层干部,因救人牺牲,对于失联人员正在全力搜救。

因强降雨累计转移超5万人

灾情发生以来,全市累计派出救援队伍934支、29924人次,装备92229件(吨、台、套)。累计营救遇险人员769名,全市累计转移人口50013人,目前已无身处危险的受困群众。

力争今晚所有村庄通车通电通信

8月19日灾情出现以来,葫芦岛市共集结交通、电力、通信专业抢险队伍1580余人,投入交通抢险设备882台,发电车119台,投入卫星基站车9辆、卫星电话142部、高通量卫星便携基站28套,调派3架通信保障复合翼无人机临时搭建空中基站,全力打通生命通道,力争今晚(23日)所有村庄通车,10千伏电力线路全部恢复通电,所有村至少实现应急通电,至少恢复应急通信。

当地已安排53支急救救援队、159人救援力量投入救援、开展救治。为确保“大灾之后无大疫”,省市县共出动50余名防疫专家、1300余名动物防疫人员,调集146台大小消毒机、2吨消毒药品,开展建昌县9个乡镇78个村、绥中县4个乡镇16个村全面消毒消杀工作。全市各无害化处理厂满负荷运转,防止因灾死亡动物传播重大动物疫情。

选稿:周玮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