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一辈子能够3次穿上带有国旗标志的警服,我觉得值了!”
上观新闻2024-08-23 13:26:00

云南天保出入境边防检查站田蓬分站民警赵丹麟,已在祖国边境线上坚守了27年。他曾两次随中国维和警察防暴队前往海地,3次穿上带着国旗的制服。

赵丹麟:我是云南玉溪人,1997年从学校毕业后应召入伍,先后在边检站、侦查大队、边防派出所工作过。工作整整10年的时候,第六支赴海地维和警察防暴队征召队员,我一看自己条件符合,生怕名额被抢完,赶紧报了名。经过培训,2007年12月我第一次穿上带有国旗标志的制服,也是人生第一次“出国”。

在远离祖国1万多公里的海地执行维和任务,对我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我们每天都要荷枪实弹,戴着钢盔,负着17公斤重的装备执勤。海地平均气温34摄氏度,尤其是在装甲车里执勤,又闷又热,很是难捱。

在海地,印象最深刻的是那里贫富差距很大。一条大街一边是贫民区用空心砖垒起来的平房,人们温饱都成问题;另一边是富人区的别墅高墙,生活奢靡。政局动荡,也令当地老百姓没有安全感,抢劫、强奸、帮派火拼、杀人案高发。见识了这里的乱,我就庆幸自己生在平安中国。

2008年8月13日,我们从海地凯旋。经过两天的飞行后再次踏上熟悉的土地,战友们双眼含泪,几名女队员甚至哭出了声。回到玉溪探亲时,父母自豪之情溢于言表。

赵丹麟作为第六支赴海地维和警察防暴队队员正在执勤。天保出入境边防检查站供图

2009年,第八支赴海地维和警察防暴队紧急征召,赵丹麟再次报了名。母亲千叮咛万嘱咐让他注意安全,却还是毅然把他们的独子交给了国家。

赵丹麟:6月,我再次穿上那套带有国旗标志的制服奔赴海地。当李钦政委说出那句“我们125个人出去,125个人回来,绝不会抛弃任何一个兄弟”时,我信心满满。但从没想过,有一天悲痛会降临在这支队伍里。

2010年1月12日,海地太子港发生7.3级大地震。当时,联合国驻海地稳定特派团总部大楼里,公安部赴海地维和工作组、赴海地维和警察防暴队代表正在与联合国官员会谈,我和战友则在附近停车场的车辆里执行警戒任务。地震时,我们以为是同伴在车上蹦跳,还大声制止“别跳了,头晕”,但几秒后,大楼在我们面前轰然倒塌,飞扬起一片尘土。

所有人都懵了,只一瞬间,大家反应过来纷纷向着大楼狂奔,但那里已然成为一片废墟。我们一遍遍呼喊着战友的名字,李钦、和志虹、钟荐勤……但再也没听到他们的声音。

第二次来到海地,赵丹麟与当地孩子合影。天保出入境边防检查站供图

结束10个多月的维和任务,赵丹麟踏上了归途。当飞机划过加勒比海的上空,他在心里默念着:“政委、钟哥、和姐,一起回家了!”

赵丹麟:回来后,我全心投入维护边境安全稳定的工作,办理了多起毒品、反恐、偷渡、走私等案件,缴获毒品数百公斤。

2019年,原公安边防部队转隶国家移民管理系统,我脱下了橄榄绿军装,穿上了藏青蓝警服。后来,根据移民管理执法执勤需要,国家移民管理机构人民警察在执勤服装上增佩国旗臂章,我再一次穿上了带有国旗标志的警服。一辈子能够3次穿上带有国旗标志的警服,我觉得值了!

我爱人也是一名警察。看到我的警服和妈妈的警服不同时,女儿问我:“为什么爸爸的警服上多了一面国旗?”我告诉她:“那是戍边警察的标志,因为我们是那群离家最远、离祖国最近的人。”

作者:半月谈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