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刺猬》首映 葛优:王俊凯是年轻的老演员了
新华网2024-08-21 19:33:07

8月19日,电影《刺猬》举行北京首映礼,导演顾长卫、制片人梁琳、编剧兼原著郑执,领衔主演葛优、王俊凯,主演李萍、刘威葳、耿乐、张本煜、李汀珝、赵千紫、李千逸、蒋灵儿、朱亚男、吴双等主创亮相,与观众一起畅聊“刺猬家族”的故事。影片中王战团(葛优 饰)和周正(王俊凯 饰)是别人眼中的“异类”,却是彼此心中的知己,只有他们才知道“做自己,没病”。不少观众与业内好友都被这对“怪咖姑侄”的故事所打动,表示“看完后告别内耗”“家庭群像叙事不落俗套”“故事值得细品,荒诞又真实”。影片将于8月23日上映。

首映现场,刺猬家族集体亮相,家人欢聚,笑语盈盈,王俊凯作为“周家发言人”为观众逐个介绍家族成员。电影根据郑执短篇小说《仙症》改编,现场书迷表示很喜欢影片改编后的结尾,作为编剧兼原著作者的郑执回应道,自己也在首次观影时感动到落泪,“小说的文字更偏悲凉,而电影中则添加了一丝暖色,对王战团的个人命运做了些改变,留有希望,姑侄二人之间的羁绊更为深刻动人”。

谈及彼此间的合作感受,导演顾长卫表示葛优还是一如既往的稳,带来了教科书般的演技,同时透露,早在筹备初期,自己与王俊凯初次见面没聊几句,便认定了他就是周正的最佳人选。葛优则表示“王俊凯是年轻的老演员了”,在拍摄时一起走戏讨论,王俊凯常常能提出非常重要的建议,“属于是相互学习,共同进步”。王俊凯说:“在葛优老师的身上学到了特别多,情节的处理等方面特别让人敬佩,在海鸥出嫁的那场戏中,原本是没有哭戏的,大爷现场真情流露,流泪的那一刻发自内心地觉得他就是王战团。”

在谈及影片结尾字幕“从此,我们再也不会被万事万物卡住”时,刺猬家族感受颇多。电影中,姑侄二人相互陪伴一起迈过了生活的坎儿,在首映现场,家人们也纷纷送上“好运卡”,以“卡”治“卡”,祝愿王战团周正的人生不再被“卡”。

片中饰演周正妈妈的刘威葳送上一张“闷声干大事”卡,表示周正被原生家庭卡住了,但他本就有选择沉默的权力,不需要为了迎合任何人而开口自证,“谁说闷声就不能干大事呢”。大姑表示自己这张“卡”一定是送给王战团的,他痴迷太平洋甚至到了“魔怔”的地步,而她希望王战团能早日实现愿望,因此送上“看海自由”卡,希望他不再遗憾,能如愿到达每一个期盼已久的远方。

二姑三姑则是为王战团、也为观众送上“随地大小疯”卡,表示王战团的精神状态已经遥遥领先,与其内耗不如允许自己“疯”一把,和大家一起活个尽兴。作为周正的昔日同窗,饰演何苗子的吴双送出一张“没事哒”卡,她看到周正的身上承载了太多压力,开始逐渐压抑自己,想对他说一句“没事哒,放松一点,还有前程似锦的未来在等你”。

最后,葛优与王俊凯一起,为大家送出“不卡”卡,希望它会成为生活中带领大家通关的令牌,从此不迷茫、不怀疑自己。一位曾患有口吃的观众在映后动情发言,称“在电影中仿佛看到了自己”,非常共情周正的遭遇,看完《刺猬》后也终于学会了如何不内耗,王俊凯则暖心鼓励:“我们只要迈过了这道坎,万事万物都卡不住我们了”。

众多嘉宾来到首映现场为影片助阵,黄渤感慨:“王战团就是开在草地上的浪花,而周正是草地上的一块石头,尽管他们和周遭的环境并不和谐,但浪花沁进了石头的心里,也开出了浪花,两人彼此携手走到了心中的大海。”作家班宇坦言:“现在仍然还处在百感交集的状态”,认为电影完成了小说的新篇章,再一次提出了尖锐与锋利的部分,“被影片的最后一句话深深打动,当两种相似的风再次吹过,我们终于明白是被什么卡住,但从此以后也不会再被万事万物卡住。”

与王俊凯合作过的导演李玉极力肯定王俊凯的表现,“小凯和我聊过很多次,每次我都能感受到他对这个角色是骄傲的,虽然已经过去三年,但他从来没有忘记过周正”,还将电影比喻为一杯酒,称电影能让人从中感受到生活的力量、诗意的力量。制片人方励激动表示,“我要向所有人致敬,在这样一个时代,我们能谈孤独与自由,谈理想与现实,特别让人感动,我感觉顾长卫导演一点都没变,仍然在坚持做自己想表达的东西,非常难得”。导演殷若昕直言,在观影前曾十分忐忑,作为《仙症》最早一批的书迷,不知道能不能沉浸在这个影视化后的故事中,“但现在已经完全不用担心了,感谢这部影片让我重新生活在幻境里,在电影院做了一场奇妙的梦”。

今日,影片发布终极预告,以周正的视角将他与大姑父王战团的故事娓娓道来,两人都被生活“卡”住,被家人强制看“病”,却仍然心怀理想彼此救赎,冲破异样眼光,最终游向内心向往的那片海。(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肖扬)

晋ICP备20041003山西日报社简介 |员工查询 |广告服务 新闻热线:0351-4281494     媒体合作:0351-4281475   广告投放:0351-4281470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