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时不提前学,各门学科循序渐进提升,通过努力实现出类拔萃!今年中考,吴柔嘉同学在平行志愿批次被上海市曹杨第二中学录取!
吴同学小学就读于上海市晋元高级中学附属学校,小升初时通过摇号,升入上海民办华曜嘉定初级中学就读。吴柔嘉曾是晨报学记团的一名小记者,在各项活动中锻炼提升自己的能力。她也是上海升学的老朋友,早在四年级的时候,上海升学就报道过她的故事《“跟着书本去旅行”,10岁上海小囡诗意走天下》,紧张的学习之余,她也过着非常诗意的生活。今天,上海升学与各位读者一起分享吴柔嘉的成长故事。中考出分的当天,吴柔嘉和家人正在西藏拉萨旅行,在大昭寺庄重的氛围下,她在查分页面按下略略颤抖的手指,693分!和此前的估分相差无几,激动的泪水夺眶而出。
事后回想,吴柔嘉说,理科三门估分很准,语文比预估多3分,达到了134分。中考时,数学考完她有些沮丧,那道画图题没有做出来,也影响了做后面两道大题的状态。但她马上调整了一下心态,继续完成道法考试。“第一天考的时候都是挺放松的,正常发挥,数学考完有些懵,我及时调整了下,考试心态真的特别重要。”
初中阶段,吴柔嘉在民办华曜嘉定初级中学学习,学校整体氛围相对轻松愉悦,活动很丰富,六七年级时几乎每个月都有大大小小活动,如π节,艺术节、体育节、民俗节、科技节、红歌班班唱等。学校也有丰富的课外拓展课程,如摄影、吉他、烹饪、滑板等。妈妈坦言,吴同学的小学阶段一直重视的是阅读和旅游,学习上是一枚标准的普娃,没有超前学习。刚入初中的时候有些不适应,学校的考试特别是英语和数学比较难。小学时这两门学科基本可以满分,但到了初中,分数起起落落,一开始有点焦虑,慢慢也就习惯了。学校有分层教育,老师会根据学生的程度布置必做和选做作业,也会根据考试情况调整层级。“作业量不大,都蛮有针对性。”学校会勉励同学们,虽然是摇一代,但相信通过4年的学习,一样可以交出满意的成绩,这也给了同学们很大的信心。分享各门学科学习心得
聊起各科学习的心得,吴柔嘉一直说自己不是学霸。作为“摇一代”,这次同学们都考得不错,年级里690分以上的超过百位。吴同学见识过学霸的学习,她也分享了自己学习各门学科的体会。
语文学科要好好复习《点击》(初三学生都懂),认真听老师上课讲的古诗文重点。初三总复习时,老师会总结阅读答题技巧,认真做好笔记,每次做练习的时候,可以一边翻看一遍做题,熟练地把它们都融会贯通运用到阅读题里。作文素材需要有所准备,比如有关社会的、有关亲情的,还有关于兴趣爱好、自我成长类型的,将自己个性化的素材写好,题材可以独特一点。吴柔嘉说,自己积累了有关科创方面的经历和特别喜欢的动画,因为是自己的亲历和热爱,写起来会特别得心应手。写完后,一定要多去找语文老师提出修改意见,一遍一遍地改进,“要谢谢我的语文老师,最后时刻,他帮我们全班每个同学都提出了素材修改意见。”吴柔嘉说,平时自己也要进行作文题训练,翻看语文模拟卷的时候,看到作文题,尽量模拟考场场景,如何灵活运用素材,怎么写好开头和结尾,怎么在文中呼应题目、作好点题,这样的训练也十分必要。数学学科上,整理错题非常重要。要分析每一道题,为什么当初做错,如果是粗心,粗心的点在哪里;是数字抄错,还是把等式符号写错了,又或者是哪个知识点还不清晰,那就把这个知识点在错题本上再写一遍,把与之相关的错题都整理在一起。吴柔嘉的心得是,“粗心是可以一点点改进的,了解自己的粗心在哪里,专门用一张纸来记录粗心时犯下的错误。每次考试之前花半分钟,把这张纸读一遍,就能提醒自己在考试中规避掉这些问题。”此外,老师还会对同学们进行做试卷的时间控制,后期巩固阶段训练30分钟内前18题过关,甚至达到20分钟,晚自习限时一小时完成数学卷子等,可以根据个人具体情况来做适应性训练。谈到英语学习,背单词一定是绕不过去的,一遍遍地背熟考纲,不光是单词,其中的词组也非常重要,在中考英语试卷中,甚至会对写作有很大帮助,如果用上了说不定能增加文采分。吴柔嘉说,只要跟着学校的进度,英语到中考时都不会相差太多,分差拉开的,就是最后一篇阅读的回答问题、首字母填空和作文上。首字母填空如果想提高,可以多找些英文报纸来看,提高自己的语感,这个也建立在把考纲词汇背熟的基础上。阅读回答问题篇目,如果自己不够出色,可以寻求老师的帮助,试着让老师解答每道答案是怎么推出来的。“到了初三,脸皮要厚,有机会就泡在老师办公室里。”在英语作文方面,可以多背一些出彩的范文,撷取精彩的开头和结尾,以及作文中的好词好句,试着一点一点地把它们融入到自己的作文里面去。“英文老师从六年级起就让我们背新概念课文,最后班级英语达到141分的均分,同学们在热议不知背诵起了多少作用。”物理学科熟记概念很重要,“物理也是一个要仔细做错题集的学科。”吴柔嘉说,物理的难点主要在浮力、压强,还有电路的计算。因为浮力压强公式很多,考的形式也很多。她尝试通过做历年的模拟卷来提高,“不必每套都从头刷到尾,可以选做选择题的最后两道题,还有大题的一道浮力题、一道电路题。”整张卷子填空题里的最后一道通常难度较大,需要认真地读材料,联想学科知识点,然后一步步去回答,只要是和学过知识有关联且合理的,都可以尝试答题。一开始学化学,吴柔嘉并不非常擅长,她通过多做题、多练习把概念都记熟,将知识点融汇到一起,慢慢将这门学科拿下。选择题1-14题拿稳,最后一道综合题要仔细读图和信息,联想知识点将题目的逻辑补充完整。道法学科要把6册书本目录记熟,这样能快速帮助自己索引到知识点,分析题目速度也会变得更快。做题后的批改分析也很重要,找到自己容易犯下的失分点,下次做题的时候,记得把这部分补上。中考时,吴柔嘉家人分析了考情,回到户籍地普陀区考,最终如愿进入目标校——曹杨二中德语班。吴柔嘉妈妈说,家人早早做了功课,把目标区3年以来的分数作分析,区域内感兴趣的学校都提前去了解。旅行在路上,科创经历丰富
吴柔嘉喜爱阅读、爱好摄影,童年时光里,只要有时间,就旅行在路上。妈妈觉得旅行带给孩子最大的财富是经历的积累,这些经历,对于她的写作也非常有帮助,地域的地理人文、羊肉汤的记忆都活跃在她的笔尖,还得了一些作文奖项。
从小就作为阅读推广者的吴柔嘉,初中阶段还在喜马拉雅录制《夏洛的网》导读,获得58万的收听,推广二十四节气,获得1万的收听。
除了旅行,吴柔嘉还在科创领域取得了不少成绩。刚入初中时,科技周老师就介绍了一些初中阶段可以参加的比赛,学校还要请科技大咖来给同学们助力。从六年级到八年级,吴柔嘉参加了十几个各种类型的科学竞赛,荣获“上海市青少年科学研究院上海市小研究员”称号,还有幸参加了自然博物馆举办的“与科学家面对面”活动以及“启航华师”科技交流与分享等。她在环球自然日-青少年自然科学知识挑战活动中获得全球一等奖、上海市一等奖。此外,还获得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上海市一等奖、头脑奥林匹克创新大赛全国三等奖、宋庆龄少年儿童发明奖上海市三等奖、全国青少年无人机大赛上海市团体接力飞行赛三等奖、全国中小学生绘画书法作品全国二等奖等荣誉。
参加“与科学家面对面”活动“科创的经历对孩子的影响还是很大,为了兼顾比赛和学习,她不得不提高时间管理能力与学习效率。更为重要的是,也让她锻炼了团队协作、沟通表达、解决问题的能力,自信心也提高了。” 吴柔嘉从小学二年级开始就参加了晨报学记团,一直坚持到初中,四年级的时候还获得“优秀小记者”称号。吴同学和家人感悟道,“给予孩子时间和空间去探索世界和自我,才能在考场上写出打动人的文章”。在晨报学记团的实践经历,就是“你无我有“的写作素材,加上写作技巧的磨炼,才能成就一篇篇好文章。而这样的收获,远远不止在考场上。最后,吴柔嘉还想给学弟学妹们分享下她的心得:
1.抓住小学阶段的童年时光,多阅读、多运动、多旅游、多睡觉。2.上课一定一定要认真听讲,课堂效率比什么都重要。4.补课,如果只是听课,回来不吸收,用处不大。还上过一些课,难度明显超过自己的水平,其实没有效果。5.最有帮助的是自己刷题后,去和老师讨论自己的解题思路以及受老师点拨,再去归纳总结。
来源:上海升学 作者:上海升学
作者:上海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