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不花钱就约不上?解决文旅“抢票难”,还需苦练“基本功”
上游新闻2024-08-18 12:45:13

|

据央视新闻、澎湃新闻等媒体报道,今年暑期旅游旺季,随着北京、上海、江苏、湖南等多地陆续宣布取消旅游景区实名制预约,但不少仍需预约进入的热门旅游景点、博物馆的门票预约矛盾突出,一些本可免费预约门票进入的景区景点,因为正规渠道“抢票难”,成为“黄牛”敛财的渠道。

|

景区、博物馆开放网络预订,原本是为了方便游客。但今年入夏以来,各地频频出现的“黄牛”身影,却让事情有些变了味。央视曝光画面显示,国家博物馆外随机抽访的30位游客中,竟有28位游客是通过购买“黄牛票”得以入场,通过正规渠道进场的仅有两位。游客订票之不易,“黄牛”气焰之嚣张,可见一斑。

|

游客抢不到票,是因为“手速”吗?近期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检察院公布的一起“黄牛”案件显示,这些倒票团伙通过抢票软件提前导入大量个人信息,在官方平台以秒为单位“锁死”票源后加价销售,不到一个月即非法牟利高达30多万元。在这样的“团队作战”和“技术加持”下,普通游客想要“抢”到一张门票,基本无望。

|

“黄牛”的猖獗,游客的无奈,对于目前正持续火热的旅游市场无疑是一桶“凉水”。不少人利用难得的公休假期,带着正在放暑假的孩子前往心仪的目的地,却因为抢票难、订票难、购票难而不得不加价消费,甚至被迫放弃一些“打卡地”,既对游客的正当权益造成了侵害,更对他们的旅游热情造成了伤害。如果不能解决好这个问题,消除“黄牛”们的操作空间,必将影响社会大众的旅游热情,并损害疫情结束后逐步恢复活力的旅游经济。

|

就暑假期间普通游客“抢票难”的问题,文旅部最新回复表示,为净化预约市场环境,将推动各地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指导景区加强宣传,联合公安、市场监管、网信等部门加大对“黄牛”倒票等行为的打击力度。下一步,文化和旅游部将积极听取社会各界意见,进一步推动景区科学调整预约制度,满足各类群体出游需要。官方的表态,对游客来说,无疑是一针“强心剂”,但要将预约问题解决好,仍需各地文旅实打实地练好“基本功”。

|

首先,应严格落实预约实名制,升级身份信息录入和识别系统,对于异常活跃账号和放票“秒空”情况予以重视,并果断采取措施,挤压“黄牛”们的生存空间;其次,旅游市场监管部门要对游客们普遍反映的“黄牛”问题进行认真记录和调查核实,对于那些扰乱旅游市场的个人和团体,依法依规进行处罚,如涉及违法犯罪的,应移送公安机关处理,通过提高违法成本进一步打击“黄牛”现象;此外,除了线上预约渠道,相关景区单位还应采取保留人工窗口,延长预约周期,提前做好高峰期和节假日分流引导工作等措施,将景区服务做得更细致,为游客入场打上更多 “补丁”,尽可能保障大家的旅游需求。

|

在源头上加强管理,是旅游业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游客朋友的一句“不花钱就约不上”,也应视作对文旅预约机制衍生出相关问题的鞭策。如何缓解供需之间的矛盾,衔接好旅游消费者的需求,也是决定文旅经济能否走得更久更远的“长期饭票”。

|

特约评论员 周斌

|

上游评论投稿邮箱:sypl2020@163.com

|

编辑:龙春晖    责编:李洋     审核:陈旭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