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东非野生动物大迁徙 角马群上演“天国之渡”
央视新闻客户端2024-08-17 22:46:00

广袤的非洲草原上,数以百万计的角马、斑马等食草野生动物组成一支迁徙大军,浩浩荡荡从非洲坦桑尼亚塞伦盖蒂国家公园,向肯尼亚马赛马拉国家自然保护区进发,去寻找水源和食物,而紧跟在食草动物后面的则是等待饱餐一顿的非洲狮、猎豹、鬣狗等凶猛食肉动物。这就是一年一度的东非野生动物大迁徙。

从非洲坦桑尼亚的塞伦盖蒂国家公园到肯尼亚的马赛马拉国家自然保护区,在这片广袤的草原上,孕育着地球上庞大的野生动物群。旱季和雨季交替,成就了史诗般的东非野生动物大迁徙。每年迁徙季节中,角马群横渡马拉河的“天国之渡”都吸引着全球目光。

总台记者 刘晨:东非动物大迁徙,正在肯尼亚马赛马拉上演,就在我们前往马拉河的路上,大家能看到在我身后,我们就遇上了成千上万只角马正排着队穿越这片草原,享受着丰美的草场。

马赛马拉国家自然保护区位于东非国家肯尼亚西南部与坦桑尼亚交界地区,与坦桑尼亚的塞伦盖蒂国家公园相连。保护区建于1961年,野生动物种类繁多,数量庞大,是世界上野生动物保护最好的保护区之一。每年的8、9月间,由于南部的塞伦盖蒂草原将经历持续的干旱,动物们纷纷向北越境前往马赛马拉,寻找充足水源和食物。

肯尼亚双语导游 欧大华:这些动物的线路,一般是从坦桑尼亚的塞伦盖蒂南部,经过塞伦盖蒂的中部,我们叫塞罗内拉,最后进入肯尼亚,即塞伦盖蒂的最北部,就是马赛马拉。它们在这里待一段时间后,开始渡河。渡过马拉河以后,再到马赛马拉的最北部,我们叫穆西亚拉。最后它们又在北部开始返回。

在这条寻找生命之源的旅途中,角马们要渡过马拉河等几条大河,而在这些河流中布满了尼罗河鳄鱼,对角马们来说危机重重。他们不但要面临自身的饥饿、干渴、体力不支,还要时刻警惕埋伏在草原的狮豹、隐藏在河中的鳄鱼。

总台记者 刘晨:现在我们已经来到了马拉河边,身后有成千上万只角马正在渡河,这就是世界瞩目的东非野生动物大迁徙最壮观的景象之一。渡河开始的时候,勇敢的角马会率先进入河中,确认安全后,其余的角马再飞奔过河,一场大自然里的生死较量正在此上演。

导游告诉我们,每年有将近200万只动物加入这场大迁徙,其中有150万匹角马,还有50万匹斑马。从6月底开始的大迁徙,要在来年的一月份才会回到南部塞伦盖蒂草原。每年的8月也是马赛马拉国家自然保护区的旅游旺季,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为一睹“天国之渡”的壮观景象会来到东非大草原。

总台记者 刘晨:今天我们在广袤的草原上追逐了一天角马大迁徙的足迹,也有幸见证了角马渡河的壮丽景象,这让我们感受到了大自然中生命的坚韧和力量,也让我们意识到,我们和这些生灵一起共享地球家园,保护它们是我们共同的责任。

日前,总台记者在坦桑尼亚的塞伦盖蒂草原记录了角马过河的珍贵镜头。

总台记者 马培敏:现在是当地时间的9时47分,大家可以看到,在我身后已经有成群的角马正在集结,前往马拉河。导游告诉我们,它们即将过河。

角马过河十分谨慎,每群角马里有一只“角马首领”,负责探索马拉河的水位以及水下潜藏的危险。

大约半小时后,先头部队开始从一处渡河点开始过河,大批角马紧随其后,场面壮观。不过,迁徙过程中总有意外发生,一只角马被鳄鱼攻击后,费尽力气挣扎到岸边,生存希望渺茫。由于横渡马拉河的凶险,有人将这一横渡过程形容为“天国之渡”。

虽然这些动物在行进的过程中危机四伏,但同时也有新的角马在长雨季来临前出生,为无休止的艰苦旅程增添希望。

当地向导:为了寻找新鲜的水草,在每年8月坦桑尼亚处于旱季的时候,角马群横渡马拉河。它们嗅到了肯尼亚一侧新鲜水草的气息,不顾鳄鱼袭击,不顾可能丧生的危险。其中一些角马可能丧命于马拉河,可能被鳄鱼吃掉,但是大部分角马会抵达河流的另一侧,寻找食物和水源。

总台记者 刘晨:今天是我们追逐角马的足迹,进行野生动物大迁徙报道的第二天。大家能看到我身后奔腾的马拉河,也能够看到一望无际的大草原。

我在和当地人的交流中得知,今年角马大迁徙的路径,由于气候变化而有所改变。像我们刚刚介绍了,动物是由南至北进行迁徙,但由于气候变化,今年的雨水激增,动物改道,没有直接往草原的北方行进,而是先去了马赛马拉的东部,从东向西行进。这个变化让我想到近一段时间,我们也一直在持续关注和报道东非各国的强降雨,降雨等灾害还造成了多地山体滑坡和人员伤亡。这件事,让我意识到不管是身处城市还是在草原,大家都会感受到这种气候变化。这也更加提醒我们,与这些栖息在大草原中的角马、斑马、大象等所有的动物一样,我们在共享这一个地球。

总台记者 刘晨:同时,今年由于大迁徙路径的变化,导游们也说,这让很多掐着时间来到马赛马拉看角马渡河的游客不能尽兴而归。但其实真正的野生动物大迁徙不只有角马渡河,不只是“天国之渡”这样单一的场景。其实野生动物大迁徙的持续时间长达数月,并且一直在进行。即使不在河边,我们也能在广袤的大草原上,在远处丘陵上看到成片的角马,有时他们会排着队有序地穿越这片草原。成片的角马列队前行,也是很壮观的景象。所以如果大家有机会在这个季节来到马赛马拉,野生动物大迁徙的大片其实每天都在上演。

每年,东非野生动物大迁徙的壮观景象都会吸引成千上万的游客前来观赏。然而,环保专家警告称,气候变化正威胁着这一自然奇观。

每年,成千上万只斑马和角马从坦桑尼亚塞伦盖蒂迁徙到肯尼亚马赛马拉,它们在马赛马拉的马拉河里奔跑,躲避鳄鱼,形成令人难以忘怀的壮观景象。然而,如今的情况却发生了变化。

当地长老表示,过去角马会在六月准时抵达马赛马拉,但现在它们到来的时间已经不再固定。

马赛长老 里亚梅特·奥勒·基奥克:以前动物们在六月,甚至五月就会到达,但现在它们通常会在七月,甚至八月才到。

过去在整个非洲范围内,每年角马的迁徙共有四次,包括塞伦盖蒂和马赛马拉等多个地区。但现在,受气候变化等因素影响,这一现象已经发生了变化,目前只有从塞伦盖蒂到马赛马拉的迁徙仍在持续。科学家指出,雨季时间和长度的变化还正在逐渐缩短野生动物在马赛马拉国家自然保护区的停留时间。生态学家指出,气候变化导致的干旱和洪水使得角马无法在这里获得足够的牧草,从而影响了其迁徙模式。

总台CGTN报道员 威尔克斯特·尼亚布瓦:当角马到达马赛马拉丰盈的草原时,它们会准备交配繁殖,迎接下一代。但它们和其他野生动物一样,正面临人类定居和气候变化的双重压力。

马赛马拉保护区管理员 本杰明·科克:气候变化开始影响角马迁徙,它们有时甚至不来,即便来了,数量也有所减少。

为了延续动物大迁徙路线,保护这一珍贵的生态系统,马赛马拉相关人士建立了生态管理系统,保护野生动物栖息的土地,并鼓励游客参与其中。

马赛马拉当地运营项目经理 托马斯·穆埃马:游客除了观赏大迁徙,还可以做得更多,希望游客能更深入了解,知道保护这一生态系统对子孙后代的重要意义。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