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上海自博馆网红“萌狮”表情为何如此呆萌?与填充物有关
“上海自然博物馆”微信公众号2024-08-13 17:57:00

要说上海自然博物馆里“网感”最强的动物明星,那必得是人人手机里都有的表情包“萌狮”了。

堂堂非洲狮怎会变成如今这般呆萌模样?作为傲娇的猫科动物,非洲狮为何选择群居?它们家族的分工又是如何?让我们一探究竟!

为何萌狮表情如此奇特?

在上海自然博物馆1层的“生命长河”展区参观过的小伙伴们,大都会对这只呆萌的狮子过目难忘,甚至收藏在手机中当作表情包使用。它究竟为何会变成这样?让我们从标本制作技术说起。

针对各类生物的独特性,标本制作师们通常会选取相适宜的保存技艺。譬如鱼类、蛙类等生物,常将其安置于福尔马林溶液中留存,这就是浸制标本:

转至昆虫界,则多见干制技术,以保留其纤细形态:

至于哺乳动物和鸟类,为复原其生动自然的生前形象,标本制作师们需要先精巧塑造身形模型,随后细致地覆以剥取的皮张,这样制作出来的标本就是剥制标本:

反之,那些缺乏造型、仅平铺展示的标本,则被称作假剥制标本,虽简约却同样承载着教学与科研的重要价值:

这只风靡网络的狮子,生前是杭州动物园的成年雄狮,于1977年死亡后被送至上海自然博物馆制成标本。请相信,它刚被制作成标本的时候,也是威风凛凛,目光如炬的。

之所以它的面容呈现出这般独特而引人注目的神情变化,是由于在那个年代,受限于标本制作的技术局限,萌师的体内填充的材料是稻草和支撑用的铁架结构。

随着时间的缓缓流逝,以及博物馆内不断变化的环境因素,这些原始填充物逐渐无法抵御岁月的侵蚀,导致其面部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形变,不经意间造就了今日微妙的“网红”表情。

狮子这么强,为什么还要群居?

在B2的“走进非洲”展区里,也有非洲狮的标本。在这里所呈现的就是非洲狮的群居状态,既有雄狮子,也有雌狮子,还有幼狮。

根据现代生物分类,非洲狮属于猫科动物中的豹亚科,颜色以浅黄棕色为主。非洲雄狮体重约为190千克-270千克,体长为2.5米-3.2米,尾长1米,有很长的鬃毛,一直延伸到肩部和胸部。母狮子体重约为110千克-160千克。

雌狮子  何鑫 摄

雄狮子  来源:纪录片《非洲猫科》

非洲狮是猫科动物里唯一一类会群居生活的动物,在一个狮群中,大约有9-20只狮子,其中包括多只成年狮子,1-3只成年雄狮和几只幼狮。

狮群科学绘画

它们为什么选择群居?

有一种解释是在开阔草原上合作捕食大型食草动物的需要,狮群联合捕猎,有助于捕到像长颈鹿和野牛这样特别大型和危险的动物。

还有一种观点则认为主要原因是高繁殖成功率。狮子集群可以获得领地,雄狮在狮群中繁殖的成功率比单独进行繁殖要高得多,狮群是个避难所,雌狮失去领地,就将会失去生育甚至生存的机会。

狮子捕杀画面  来源:纪录片《狮子之战》

雄狮子不狩猎,只当保安?

在狮群中,雄壮的雄狮无需亲自狩猎,日常生活似乎仅包括在领地内悠闲休憩。

这其实与狮群的分工有关:雌狮扮演外部狩猎者的角色,负责提供食物;而雄狮则专注于领地内的事务,包括领地防御、群体安全维护以及确保种群基因的优良传承。这就要求雄狮时刻警觉,守卫家园。

尽管从表面上看,雄狮非常懒散,但实则它是在蓄能以待关键时刻。一旦遭遇领地侵犯者——其他挑战的雄狮,或是威胁到雌狮与幼狮安全的鬣狗,雄狮便会展现其英勇,全力迎战。

雄狮打斗场面  来源:sina

然而,雄狮的命运亦有其残酷的一面,尤其是步入老年后。年轻力壮的新雄狮“篡夺”王位后,老雄狮便会流离失所,不得不独立生存。彼时,岁月已削弱了它们的体力与敏捷,包括至关重要的咬合力度与奔跑速度,这让它们的狩猎技能大不如前,生存境遇变得艰难。

如何成为“狮子王”?

成为狮子群体的领袖绝非易事,这是一条充满挑战与试炼的道路。

首要的难关在于生存本身,据统计,高达70%的幼狮无法安然度过生命的前两年。这部分归咎于上文提到的狮群领导权更迭的残酷现实:新上任的雄狮往往会驱逐所有非亲生的幼仔,使这些弱小的生灵暴露于天敌和恶劣环境的双重威胁之下,生存概率骤降。

此外,即使幼狮幸运地逃过初期的生存考验,随着年龄的增长,它们也将迎来被族群放逐的命运,踏上孤独的流浪旅程。

其次,欲戴王冠,必承其重,成为狮王之路要求绝对的勇猛与力量。狮群中的王者地位并非固定不变,任何能够战胜现任狮王的挑战者,都有机会加冕为新的统治者。

最终,登顶之后的挑战同样艰巨。作为狮王,不仅要捍卫自己的领地不受侵犯,防止其他雄狮的觊觎,还需确保族群的安全与福祉,有效应对诸如鬣狗等天敌的威胁,确保狮群的繁荣与稳定。

(原标题为《馆内著名网红表情微妙的原因找到了!》)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