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边看边聊 | 徐瑞哲:儒山与道山
新民网2024-08-12 15:01:00

华夏神州,名山大川。若老外问,中国最出名的山是什么?这非但没有标准答案,而且见仁见智。我们既有“五岳”,又有“黄山归来不看岳”;我们既有“四大佛教名山”,又有“道教十大洞天”;我们还有“四大避暑胜地”,其中包括三座山……

我有时乐山,有时乐水。每一次跋山涉水,每一次登峰见顶,我总是问一问自己,问一问这座脚下的山:你是儒山,还是道山?

“儒山”或“道山”,显然不是取决于山里的庙观哪个更多,而是整座山的气质与调性、场域与构型。举个简单例子,作为号称“五岳之首”的泰山算是比较典型的儒山,而“不看岳”的黄山则更像道山。

学生时代,我从泰安火车站的候车座椅上爬起来,又独自爬起泰山来。站在山脚下,就可仰望山顶,然后是一条几乎直上直下的山路。我不记得花了多少时间登山,也来不及欣赏摩崖石刻,只记得在最艰难的时段,每爬十几级台阶路,就必须扶着膝盖、俯向石梯,疏散一下双腿积累过多的“乳酸”。我还记得登顶后买到的山东煎饼有多好吃,以及那唯一一张坐在绝顶石头上“一览众山小”的胶卷照。

这种入世的“儒山”,就是明确给定目标、一路向上进取,甚至是没有退路的。它不加修饰地告诉你:“你能爬上去的……爬上去你就能……”东岳、西岳乃至珠峰的“高山仰止”,都是“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的儒山,它们不仅“前有古人”且“后有来者”,还可能“上山不易、下山更难”。即使无山之地的佘山,也是很儒的小山,可能速通上山到天文台、到天主堂,就是唯一正道。

至于出世的“道山”,则必然是多路径平行且进退自由的。我分别跟爸妈及女友爬过黄山,每个人都可以有各自不同的爬法。更关键的是,即使你在云雾飘飘中匍匐过了鲫鱼背,你所见的巅峰之境也未必是你想象的风景,更未必是别人眼见的风景。因为云海、霞光、彩虹甚至雨雪等等,皆为随机之缘,可能神奇也可能惘然,大可不必抱着什么必达的目的,去爬一座道山。

五柳先生曾“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其实,从“见南山悠然”“南山悠然见”到“然见南山悠”,不论怎么品读,这“无限循环”的南山无疑是一座道山了。“道若可道,则非常道”,此中真意,欲辩忘言。在李白眼中,“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最高仅300多米的小小敬亭山,“天人合一”如有灵,与诗仙“双向选择”,划的重点早已不是什么绝美景致。

今年,与妻儿同行爬了爬庐山。这山固有上上下下数千级阶梯的三叠泉,更有或任性到底或随意返途的五老峰。有人在好汉坡以儒山的形态登高,有人在含鄱口用道山的心态望远。反正,那几日永远是“像雾像雨又像风”,全家“只缘身在此山中”。恐怕只有现代科技、航拍视频,才能识其真面目。转念一想,顺其自然、无为而为的“看天吃饭”,也算与甲天下的匡庐有了一次合体。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世上没有真的仙山,而有儒山也有道山。人有风格,山有品格,仁者乐儒山,智者乐道山。兼爱,亦可。(文/图 徐瑞哲)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