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太美了!民国时期的婚书,见证爱情的美好
上海市嘉定区人民政府网站2024-08-10 22:00:00

婚书,也就是现在的结婚证,是结婚时所订立的文书。它见证了中华民族对婚姻的尊重与珍视,承载着人们对爱情与家庭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七夕前夕,嘉定区档案馆收到了一份来自热心市民的珍贵礼物——民国时期的婚书。

近日,市民姜先生走进嘉定区档案馆,将其爷爷奶奶的婚书捐赠给档案馆。这是一份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的婚书,记录了一场在上海大加利酒楼举办的婚礼。时隔77年,婚书上的字迹依旧清晰可见,不仅写有结婚双方的名字与生辰,证婚人、介绍人、主婚人的姓名,还有唯美的祝词,更是将“中国式浪漫”诠释得淋漓尽致。

图片

“嘉礼初成,良缘遂缔。情敦鹣鲽,愿相敬之如宾;祥叶螽麟,定克昌于厥后。同心同德,宜室宜家。永结鸾俦,共盟鸳蝶,此证。”淡金的纸,玄黑的墨,婚书上的这段祝词是对新人婚姻美满、家庭幸福的美好祝愿。

图片

区档案馆征集编研科科长王丽君介绍,这份婚书的左上角是两只喜鹊,取自喜鹊登枝、喜上眉梢的吉祥寓意。其中牡丹吐蕊、红梅高挂、桃之夭夭、其叶蓁蓁,象征着新人婚后的幸福生活,祝福他们将来子孙满堂,其乐融融。

据了解,此前姜先生为爷爷奶奶整理遗物时,在床下的樟木箱底部偶然发现了这份结婚证书。“它静静地躺在那里,仿佛诉说着爷爷奶奶相濡以沫、携手共度一生的故事。考虑到家中保存条件有限,我希望它能在档案馆得到更专业、更妥善的保存,同时也为嘉定的档案工作尽一份绵薄之力。”姜先生说。

值得一提的是,在嘉定区档案馆三楼的嘉定典藏展中,还展出了另一份同样珍贵的民国婚书——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周天一与杨秀贞夫妇的结婚证书。这份婚书色彩鲜明、设计巧妙,将花好月圆的传统图案与小天使的西式元素相结合,展现了当时中西文化交融的独特风貌。一旁的结婚照片更是生动地记录了新人的甜蜜瞬间。

图片

“我们将婚书放在嘉定典藏展,希望让更多市民近距离感受这份跨越时空的浪漫,了解那段过去的岁月,这也是档案保存并展示的意义所在。”区档案馆接收保管科科长陈妹妹表示,他们持续向社会征集档案,不论是一张泛黄的照片,或是一本记录着家族故事的日记,又或是一件承载着特殊回忆的物件,每份提交的档案都将得到专业的保存和展示,让历史的记忆得以延续。嘉定区档案馆征集电话:021-69989059。

一纸婚书,

记录美好的爱情,见证时代的变迁。

你们家有老一辈的结婚证吗?

快找找看,它们都长什么样?

abf952465f9d4552b1381acc134f68a2_21.jpg


     


作者:撰稿杨育杰、陆怡凤(实习)

编辑:蒋宁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