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日本发布预警,史上罕见的大地震会发生吗?
上观新闻2024-08-11 19:09:00

日本宫崎县近海8日发生7.1级地震后,日本气象厅发布提示信息,警告日本东部太平洋南海海槽发生大地震的可能性增高,呼吁民众未来一周左右提高警惕、做好防备。这是日本自2011年以来首次发布此类预警。南海海槽附近真的会发生大地震吗?又会带来哪些影响?

多地进入戒备状态

日本宫崎县近海8日发生7.1级地震,导致12人受伤。日本气象厅在震后发布的海啸预警不久便被全部解除。

从表面看,这场地震并未造成严重破坏。但是,就在地震发生后不久,日本气象厅发布提示信息,警告日本东部太平洋南海海槽发生大地震的可能性增高。

这是日本自2011年建立相关预警机制以来,首次发布此类预警。这类预警分为严重级别不同的两级。日本宫崎县近海8日发生的地震达到7级,触发较低级别预警,建议人们提高警惕、做好防备,但不强制要求进行撤离等行动。如果这场地震级别达到8级,则将触发级别更高的预警。

据悉,一旦南海海槽发生大地震,日本太平洋沿岸包括首都东京在内的关东地区至九州、冲绳将遭遇强震和海啸,可能会有一堵高度约为30米(10层楼高)水墙扑向日本西南沿岸。

在最严重情况下,大地震造成的死亡人数预计可能超过32万,损毁房屋至少238万栋。大地震还可能引发山体滑坡和火灾等次生灾害,并对沿海工业基地的基础设施和供应链造成长期影响。

日本气象厅同时表示:“发生新的大地震的可能性高于正常水平,但这并不意味着在特定时期一定会发生大地震。”

尽管如此,日本各界已经进入戒备状态。日本首相岸田文雄9日宣布紧急取消出国访问计划。他表示,作为国家危机管理的最高官员,他将在日本国内停留至少一周左右。

日本消防厅已指示707个可能受到大地震影响的城镇审查应急计划。

日本西南沿岸部分地区9日起开设避难点,并要求应急人员24小时待命。截至9日上午,高知县部分地区已开设至少75处避难点。

另据报道,静冈县民众9日前往超市大量购买饮用水、方便面、卫生纸等生活用品,部分超市出现断货。

还有一些地方,包括受8日地震影响较严重的宫崎县,采取了关闭户外休闲娱乐设施、取消大型公共活动、降低列车运行速度等措施。

百年一遇的致命地震

众所周知,日本处在全球最主要的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上,是一个地震多发国家,每年发生大约1500次。

大多数地震造成的破坏并不严重。但也有一些地震,比如2011年的“3·11”大地震达到9级,并引发特大海啸及核灾难,导致超过1.8万人死亡。

最新的大地震预警之所以备受关注,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南海海槽长约800公里,位于日本西南沿岸,从东京西部的静冈县延伸到九州岛南端。一旦当地发生大地震,涉及人口数量较多。

第二,南海海槽断裂曾引发日本有记录来强度排名第二的地震,仅次于2011年的“3·11”大地震。

1707年,南海海槽几乎所有部分同时断裂,引发一场大地震,并导致富士山喷发。

第三,南海海槽几乎每隔100年就会因为板块运动而发生断裂,并引发强度为8级或9级的大地震。

自1707年之后,南海海槽附近于1854年、1944 至 1946发生大地震。1946年,8级地震引发6.9米高的海啸,导致约1330人死亡。

日本地震研究委员会预计,在未来近30年里,南海海槽附近发生8级或9级强度地震的可能性为70%至80%。

第四,受菲律宾海板块俯冲欧亚板块的影响,南海海槽断裂引发的地震多为逆冲型地震,往往会产生更为强烈的地面震动,对人类生产生活造成更严重的影响。

第五,由于断层的分段性,南海海槽附近经常成对发生地震,比如1854年发生的“双地震”,以及1944年至1946年发生的“双地震”。

对于日本气象厅最新发布的大地震预警,有观点认为,这是一个不祥的信号——一场大地震可能即将来临,未来一周的风险较高。

同时有分析指出,尚无法断定宫崎县近海8日发生的7.1级地震是否为前震。

地质学家凯尔·布拉德利和朱迪思·哈伯德表示,事实上,只有大约5%的地震是前震。但他们也指出,在2011年的“3·11”大地震发生之前,曾发生过7.2级的前震,但未引起重视。

同时有观点认为,目前看来大地震发生的可能性并不高,但是地震往往突如其来,做好预案、进行防灾演练,并不是一件坏事。

(编辑邮箱:ylq@jfdaily.com)

作者:陆依斐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