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备战iPhone 16生产旺季,郑州富士康开出最高8000元奖励招工
澎湃新闻2024-08-08 19:12:00

一年一度的富士康工厂生产旺季已到。

8月8日,有专为郑州富士康招工的中介向澎湃新闻记者表示,新一年的招工潮已经来临,返费工最高价是7500元,加上500元补贴可达8000元,小时工则是最高26元/小时,“主要是生产iPhone16,这个价格基本就是全年最高价,但8000元的激励是给老员工的,新员工返费加补贴最多是7500元,月底基本结束招工。”

据悉,富士康是苹果iPhone手机最大的代工厂,同时也是高端Pro系列机型的主力代工厂商。富士康在郑州共有航空港厂区、经开厂区、白沙镇厂区三大厂区,其中最大的航空港厂区主要生产智能手机。

澎湃新闻记者注意到,8月7日晚,郑州富士康招募中心公众号发布了招募信息,按照不同厂区与不同事业群的用工模式,小时工的价格在23.5元至26元/时不等。在郑州航空航区工作的工人主要负责手机零配件的组装、测试和检测,根据部门、工种以及是不是老员工,返费高低不同,最低在6000元,要拿到返费,需达到一定的在职时长/打卡天数。(编注:返费工的综合薪资由每月2100元底薪、加班费等组成,在职满90天以上,最高可获8000元的激励。小时工的薪酬即是时薪乘以月总工时计算。)

若综合对比2023年、2022年的招工激励,有中介人员向澎湃新闻记者表示,郑州富士康的激励其实是在走低。2022年,富士康的最高返费达到1万元,小时工28元/小时。2023年,官方发布的返费与2024年基本一致,但去年中介将激励抬到了8500元,小时工则是27元/小时。

上述中介表示,目前富士康招募中心平均每天有一两千人应聘,相较于去年同期的三四千人有明显下降,“今年6月份之前也基本都没怎么招人,我们了解的情况是,一方面是产能降了,另一方面苹果公司有意把一些订单分给一些其他供应商,例如上海昌硕和广东立讯精密等。”

按照以往的生产规律,每年的9月至12月是富士康的生产旺季,从5-6月开始,富士康陆续招工,7-8月,各地的富士康开始大量招募派遣工。有太原富士康中介发布信息,太原富士康的小时工是23元/小时,工期至9月30日;深圳富士康的高价小时工从22元至25元/小时不等。一位在深圳富士康iPhone生产线的工人告诉澎湃新闻记者,生产高峰持续到10月底,之后工人会陆续离职。

上月,知名苹果爆料大神郭明錤发文称从供应商的表态来看,苹果并没有追加订单,iPhone 16的订单数量约8700万台,没有太大变化。

据《环球时报》,“富士康‘回归’中国内地”,香港《亚洲周刊》近日以此为主题,报道了7月下旬富士康宣布在河南郑州投资10亿元人民币建设新事业总部大楼的项目,以及苹果新款手机iPhone16系列仍将在中国组装的消息。事实上,早在这篇报道推出之前,有关“富士康和苹果‘回来了’”的说法就已经在业内流传了。没有什么比真金白银更能代表企业对一国经济前景的看好。富士康的加码投资,是对供应链“去中国化”的有力回击,也是对中国大陆营商环境投下的信任票。

苹果公司CEO库克今年3月访华时也表示,该公司与中国供应链是双赢关系,没有比中国更重要的地方。根据苹果公司今年4月公布的供应链名单,中国大陆工厂为155家,稳居绝对第一。

当地时间8月1日美股盘后,苹果发布了截至6月29日的2024财年第三财季财报。分地区来看,苹果第三财季在大中华区的业绩表现令人失望,营收同比下降6.5%至147.3亿美元,低于分析师预期的152.6亿美元。苹果方面将大中华区业绩的下滑主要归因于美元走强的影响,称其基础业务实际上比以前更健康。

此前,第三方机构IDC发布的最新手机季度跟踪报告显示,在2024年第二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约7158万台,同比增长8.9%。大幅降价以后,虽然苹果的市场需求明显改善,但是iOS市场出货量依然同比下降3.1%,iPhone也跌出了前五。

IDC指出,目前,苹果在中国整体市场的份额为13.6%,仍高于2020年第三季度,当时苹果的市场份额为8.3%。

富士康母公司鸿海(2317.TW)的一季度财报显示,鸿海营收1.32万亿元新台币,同比下降9%,市场预估1.37万亿元新台币;一季度净利润220亿元新台币,同比增长72%,市场预估291亿元新台币。净利润大幅增长,主要因去年一季度夏普股份减计影响下的低基数效应。

选稿:王珂然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