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从《蝴蝶夫人》开启新一轮演出季,上海大剧院将迎来朗朗、考夫曼、莫大等名家名团
东方网2024-08-07 21:46:51

东方网记者熊芳雨8月7日报道:8月7日,又逢立秋,上海大剧院再次选择在这个传统节气日正式公布2024-25演出季。记者了解到,71台共计514场中外演出将在这个演出季陆续登场,除开幕歌剧《蝴蝶夫人》外,“新三大男高音”有望在上海大剧院完成“大满贯”,大剧院的老朋友、享誉世界的钢琴家郎朗也将重返熟悉的舞台,以一场独奏音乐会,与申城观众一起重温指尖浪漫。

不容错过TOP10

2024-25新演出季,上海大剧院沿袭传统,精选“不容错过TOP10”节目榜单,由大师名家领衔,涵盖歌剧、交响、芭蕾、原版音乐剧、独唱音乐会等特色,持续释放大剧院能量。

以歌剧作为新演出季的开幕,已是大剧院的惯例。

位列TOP10之首的是由上海歌剧院、英国皇家歌剧院、上海大剧院联手打造的中英联合制作的开幕歌剧《蝴蝶夫人》。这是该版制作的中国首演,也是歌剧《蝴蝶夫人》阔别上海舞台60年来的再次露面,令人期待。

音乐方面,名家、名团纷纷来访,大剧院“旧友新朋”陆续亮相。

继男高音胡安·迭戈·弗洛雷兹2019年与2023年先后到访上海大剧院后,2024-25新演出季,“新三大男高音”有望在上海大剧院完成“大满贯”。

明年3月,男高音乔纳斯·考夫曼敲定来沪,与钢琴伴奏大师赫尔穆特·多伊奇合作登台。2025年6月,墨西哥音乐家罗兰多·维拉宗将以拉丁美洲不同国家及地区的歌曲与民谣为内容一展歌喉,与法国竖琴演奏家泽维尔·德·梅斯特合作,呈现丰富多样的《拉丁小夜曲》音乐会。2025年1月5日,大剧院的老朋友、享誉世界的钢琴家郎朗将重返熟悉的舞台,以一场独奏音乐会,与申城观众一起重温指尖浪漫。

舞蹈方面,莫大、蒙特卡洛呈上“镇团舞码”。10月,久负盛名的莫斯科大剧院芭蕾舞团将以两百余人的庞大阵容来沪,2套“镇团舞码”呈上舞团此次中国唯一一站演出。

戏剧类亦有重磅呈现。曾于20年前在上海大剧院连演百场、“传说般”的世界音乐剧经典《剧院魅影》英文原版将于今年8月27日起回归上海大剧院,忠实再现由卡梅隆·麦金托什与英国真正好集团出品于1986年延续至今的经典版本,以连演58场的诚意再掀申城音乐剧热潮,奏响夜之乐章。

此外,上海大剧院“东方舞台美学”系列作品舞剧《白蛇》2.0将在明年2-3月升级呈现,该剧由谭元元担任艺术总监,是国际化表达“焕新”中国故事的一次有力尝试。

“AI剧场式”的无限可能

上海大剧院2024-25演出季以“AI剧场式”为主题,希望与观众共同探讨:人工智能如扑面而来的巨浪,充满着让人着迷的想象,也伴随着让人惶惑的未知,无法置身事外的传统剧场存续的意义与价值究竟是什么?

在对AI的拆解中,上海大剧院认为,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也可以理解为AI=ART&I、AI=中文“爱”。

与此对应,新演出季的板块划分更具数字感,分为“聚焦公约数”“经纬360°”“江河点线面”“未来无向量”“24格镜像”五个主题板块。

其中“江河点线面”聚焦具有中国民族特色、具备中国民族精神的作品。

10月,由杨丽萍导演、谭盾担任音乐总监的舞台剧《荆楚映象》上海首演,以屈原为主线人物,“复活”遥远的楚文化;11月,陕西人民艺术剧院将在话剧《生命册》中,呈现时代浪潮下的百味人生;明年4月,话剧九人“民国知识分子系列”话剧《庭前》,会再次“开庭”;明年7月,上海芭蕾舞团根据茹志鹃小说改编,由王安忆编剧的芭蕾舞剧《百合花》,将拉开中国首演帷幕。

8月9日,开幕歌剧《蝴蝶夫人》首演之际,“AI剧场式”主题互动快闪店将在此开张,面向公众免费开放。现场包含为演出季特别设计的板块立体拼图、剧场人互动投票游戏、“剧场角色卡”测试等内容。

作者:熊芳雨
选稿:周玮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