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盘前跌超5%!诺和诺德上半年减肥药销售额增七成,二季度净利不及预期
澎湃新闻2024-08-07 17:15:00

虽然明星GLP-1药物司美格鲁肽单品业绩依然亮眼,诺和诺德上半年整体业绩令公司满意,但第二季度净利润表现不及市场预期,且下调了全年营业利润的上限。

当地时间8月7日,丹麦制药巨头诺和诺德(NVO.US)公布2024年二季报,上半年营收1334.09亿丹麦克朗,约合195亿美元,以丹麦克朗计算同比增长24%,以固定汇率计算增长25%;上半年净利润454.57亿丹麦克朗,约合66.5亿美元,以丹麦克朗计算同比增长16%;营业利润577.8亿丹麦克朗,约84.5亿美元,以丹麦克朗计算同比增长18%,以固定汇率计算增长19%。

诺和诺德上半年财务数据

诺和诺德总裁兼首席执行官Lars Fruergaard Jørgensen表示,公司对2024年上半年的销售增长感到满意,这使得公司能够提高全年预期,而这一增长是由公司GLP-1(胰高血糖素样肽-1)药物需求增加所推动的。

对于2024年的业绩指引,诺和诺德在一季报时做了上调处理,称按固定汇率计算,全年销售额预计将增长19%至27%,营业利润预计增长22%至30%。基于上半年的整体业绩表现,诺和诺德提高了全年营收指引,即按固定汇率计算,销售额增长预计为22%至28%。

但上调营收预期的同时,诺和诺德却下调了营业利润的上限:按固定汇率计算,营业利润增长预计为20%至28%,上限较此前的30%下降了两个百分点。

诺和诺德第二季度业绩表现

诺和诺德拥有全球王牌GLP-1减肥药司美格鲁肽,也因为这一产品在全球大火,外界对诺和诺德的业绩充满较高的期待。尽管上半年整体业绩表现令诺和诺德满意,但从第二季度业绩来看,诺和诺德被指不符合外界预期。具体来看,诺和诺德第二季度收入680.6亿丹麦克朗,约合99.6亿美元,同比增长25%,净利润200.5亿丹麦克朗,约合29.3亿美元,同比增长3%,这一数据低于伦敦证券交易所集团 (LSEG) 209亿丹麦克朗的总体预测。

或受上述消息影响,诺和诺德美股盘前一度跌超5%。

诺和诺德上半年各产品收入表现

司美格鲁肽是全球最具代表性的GLP-1药物之一,也被业内认为有望超越默沙东的肿瘤药K药成为全球销冠。据此前默沙东财报,K药上半年营收142.17亿美元。根据诺和诺德财报,司美格鲁肽三个版本合计销售额达到129.7亿美元,占上半年总收入的约66%。

具体来看,上半年,司美格鲁肽降糖注射版Ozempic销售额566.85亿丹麦克朗,约合82.9亿美元,同比增长36%;口服版Rybelsus销售额109.31亿丹麦克朗,约合16亿美元,同比增长32%;减重版Wegovy销售额210.36亿丹麦克朗,约合30.8亿美元,以固定汇率计算同比增长74%。

在中国,司美格鲁肽降糖注射版早在2021年4月就在中国获批上市。今年1月,口服版司美格鲁肽在国内获批用于二型糖尿病。最新财报显示,降糖注射版上半年在中国销售额29.35亿丹麦克朗,约合4.3亿美元,同比增长38%。口服降糖版在中国的销售额为1.08亿丹麦克朗,约合0.16亿美元。6月25日,诺和诺德司美格鲁肽在中国获批用于减重,目前其销售表现尚未在财报中体现。

对于注射减重版司美格鲁肽的供应,此前诺和诺德中国向澎湃新闻记者表示,自获批之日起,已经按照计划正式启动了药品供应的相关流程,会尽快将这一重磅产品带入中国市场,让肥胖症患者获益,“为满足患者需求,我们正努力增加GLP-1类药物的产品供应。我们将以负责任的方式在全球市场分配现有产品供应,遵循一致标准,聚焦于确保患者用药的连续性和创新药物的可及性”。

值得关注的是,司美格鲁肽也在打开其他适应证市场。当地市场7月25日,诺和诺德宣布,欧洲药品管理局(EMA)支持Wegovy用于降低没有糖尿病的超重或肥胖成年人的主要心脏病和中风风险。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今年早些时候曾批准该药物用于预防肥胖人群的心血管事件。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