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联合国培训机构的老师走进长宁这家暑托班……
上海长宁2024-08-02 15:11:23

8月1日,联合国训练研究所湖北国际培训中心(UNITAR CIFAL Hubei)的老师们走进华阳暑托班,为孩子们带来了一场既生动又富于启发性的可持续发展课程。课程精心设计了一系列互动体验,旨在让孩子们认识到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并鼓励他们从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做起,为地球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联合国训练研究所湖北国际培训中心(www.cifalhubei.org)作为联合国训练研究所(UNITAR)的全球30个执行中心之一,设立于2021年,是全球成立的第22个培训中心。该中心致力于在全球范围内推进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这些目标涵盖了消除贫困、优质教育、清洁饮水与卫生设施等关键领域。本次课程特别聚焦于水资源保护与合理利用,意在提高孩子们对水资源现状的认识,以及行动意识。

课程以一张引人深思的图示开场,揭示了全球水资源正面临的严峻考验。通过讲解河流生态系统的破坏、水质恶化和生物多样性的下降,课程强调了加强卫生设施建设、改善个人卫生习惯以及建立生态保护区的紧迫性。

课程中特别介绍了香港的创新实践——利用海水冲厕,以缓解淡水资源的紧张状况。这一案例展示了在水资源匮乏的地区,如何通过创新策略来解决实际问题。此外,课程还分享了肯尼亚塔纳河流域的综合治理经验,包括植树造林、修复河岸带、改进耕作方式和用水习惯,以及推广节水灌溉技术,为孩子们提供了地方层面水资源管理的鲜活实例。

为了加深孩子们对联合国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的理解,课程中引入了可持续发展目标桌游。通过游戏的形式,孩子们不仅学会了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实践可持续生活方式,还培养了团队协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游戏中的通关挑战和趣味问答让学习过程变得轻松愉快,深受孩子们喜爱。

华阳暑托班的孩子们对这次课程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和兴趣,课程结束后,他们分享了自己的感悟:“我学到了很多关于水的知识,现在我知道要珍惜每一滴水。”另一位孩子则表示:“我想告诉更多的人,我们每个人都可以为保护水资源做点事情。”

联合国17个可持续目标的logo

联合国训练研究所湖北国际培训中心副主任王烨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今天这个课程是我们研发的可持续发展日常导入课的一部分。我们针对17个大目标、168个小目标,结合2000多份出版物和7000多个全球行动,开发了一系列课程,旨在让中国青少年在日常生活中了解并支持可持续发展。我们希望通过今天的课程,不仅传递知识,更能激发孩子们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选稿:李美霖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