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让电影触达每个人,《异人之下》《抓娃娃》推出无障碍版
澎湃新闻2024-07-28 11:07:00

7月26日,由乌尔善执导、国漫改编奇幻动作片《异人之下》无障碍版与普通版同日登陆院线,视障群体可在北京、上海、宁波、苏州、重庆、成都等多个城市的74家影院购票观影。

7月27日,在上海市残疾人联合会、上海市电影局支持指导下,40余位视障观众和亲友们来到上海国泰电影院,共同观看《异人之下》无障碍版放映。通过配置无障碍放映设备,视障朋友佩戴耳机接收器收听旁白解说,健视者则与平常观影无差别观看,从而实现“融合观影”,在同一个影厅流畅观看同一部影片。导演乌尔善及主演胡先煦也通过视频“现身”现场,呼吁更多同行和出品方,授权制作更多影视作品的无障碍版本,让盲人朋友平等享受观影乐趣。

视障粉丝“观看”电影《异人之下》无障碍版

影片《异人之下》改编自腾讯平台爆款国漫《一人之下》,漫画连载8年点击量超300亿,被称为“巅峰国漫”。导演乌尔善表示,《异人之下》影片与《封神三部曲》一样,传承了中国传统文化并作出创新性表达,将为暑期档带来“国风异能”潮流。

为了满足视障群体的同步观影需求,无障碍版本制作需要提前基于电影片源,完成解说脚本撰写、解说录制、混音合成等一系列工序,这需要电影出品方、制作方、发行方及院线等各环节通力合作。腾讯及旗下阅文集团作为《异人之下》影片主要出品方,推动实现了影片版权授权,并联合各方打通从无障碍版制作到发行放映的整个流程。

制作环节,腾讯视频“无障碍剧场”的公益志愿者反复观看揣摩原片,撰写时长适宜、表达精准的解说脚本;视障测评员参与试看环节,在语言风格、讲述逻辑、细节刻画等方面,对脚本提出修改建议;中国盲文图书馆口述影像专家全程指导,与志愿者共同优化定稿。上海市电影发行放映行业协会“至爱影院”项目组基于脚本录制解说,并剪辑解说音轨,与原片合成,最终制作出无障碍版本。

在现场的观看体会中,澎湃新闻记者感受到,除了是对异人“大战”的精彩解说,无障碍版本从影片开始就加入了对整个故事背景的科普。诚如乌尔善所言,无障碍版本的制作也是幕后人员对电影的一次“再创造”。

上海市电影处处长刘祎呐介绍,目前上海市有51家影院安装了无障碍观影设备,点位覆盖上海全部16个区,上海市电影发行放映行业协会联合上海电影技术厂,各电影发行方、制作方等业内机构,制作了近30部院线同步放映的无障碍电影。其中上海出品的电影达到20部,值得一提的是,为了让更多视障人士享受今年暑假放映的璀璨光影,除《异人之下》外,《抓娃娃》、《白蛇:浮生》等正在上映或即将上映的影片无障碍版也将加入公映行业,供视障人士无障碍、零时差观看。

今年6月,上海国际电影节期间,上海发布了《弘扬城市精神 打造电影之城 上海发布电影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提出将进一步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质量,持续优化惠民、惠农、惠学、惠老、惠特“五惠”放映活动。阳光至爱影院的打造,正是优化放映,更好满足上海观影多层次、多样化需求的有力举措,“希望未来更多电影出品方、发行方、制作方、院线等业内机构单位,和我们一起促进无障碍电影事业的建设,让无障碍融入电影,也让电影融入每一位市民的生活中。”刘祎呐说。

7月13日上映后,《抓娃娃》无障碍版也进行过专场放映。当时的盲人观众反响热烈,表示“零时差”观影让他们终于能和家人一起轻松观影,一起“看电影”一起笑,对他们来说格外重要。

现场,腾讯方面的负责人也表示,《抓娃娃》、《异人之下》等影片的无障碍版院线下映后,也将第一时间上线腾讯视频“无障碍剧场”。此外,《热辣滚烫》《漫长的季节》等一批优质影视剧集,已经在制作无障碍版本,计划分批次上线600余部影视作品,初步解决视障人士线上观影难的实际痛点。

作者:澎湃新闻记者 陈晨
选稿:郑闻文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