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坊间食堂”杨浦首站开播,跟着知名主持人打卡熊猫饭堂
上海杨浦2024-07-28 09:42:30

干饭的尽头,是社区食堂!今年以来,全上海16个区,近百家社区食堂成为老百姓的“国民大食堂”,家家拼环境、拼味道、拼服务、拼设施,更出现不少极具特色的“网红”食堂成为打卡新地标。对此,上海广播电视台融媒体中心推出《坊间食堂》系列融媒直播,揭秘“网红”社区食堂如何“卷出圈”。

7月25日,“坊间食堂”直播首站来到了杨浦区228街坊的熊猫饭堂,这里开业才一年,据说人气不得了,短短一年里,已经在杨浦又连开5家分店,家家火爆。为什么全龄人群都爱来这儿吃饭,跟着知名主持人黄浩的直播镜头“眼见为实”,去探一探TA背后的流量密码。

熊猫饭堂所处的杨浦区长白新村街道228街坊,曾是沪上最早的工人新村,去年4月份,228街坊以文化商业综合体的崭新面貌重新亮相,于228街坊焕新之日开张迎客的熊猫饭堂,成了老人们家门口的大食堂,更是15分钟社区生活圈的“脉搏”。开业一年以来,熊猫饭堂那么火,最深层次的原因离不开扎根杨浦这个“养老大区”的地缘优势,已至耄耋之年的“原住民”对这片土地充满了感情,来这儿吃饭能找到回家的感觉。

炎炎夏日,吃饭问题是家家户户的“大事”。这家建筑面积350多平方米的社区食堂,可以同时容纳 130人用餐,辐射周边13个住宅小区、2所中小学、1个产业园,每日为周边居民们带来美味和便捷,让他们在炎热的天气省去“买汰烧”的烦恼。

正值午餐时间,就餐的居民们和“坊间食堂”首期“干饭”主持人黄浩正在“闲话”家常。“熊猫饭堂的菜价优物美,而且菜式经常换花头精。”正在吃饭的一位阿姨告诉黄浩。此外,还有不少年轻人正在用餐,他们都在228街坊附近工作生活,“出门抬脚就到,经常会到这儿来吃饭。”一位年轻食客告诉黄浩,虽然年轻人都会网上点餐用APP,但有时候外卖送餐很慢,这里又便宜又新鲜。

旁边还有一桌祖孙三代正在用餐,妈妈告诉黄浩:“这里有不少适合孩子吃的菜,这个龙利鱼就挺好,她很爱吃,还有番茄炒蛋酸甜口味的。”

食堂每天会推出三个特价菜,此外,10元以内的菜品有20多个,80%的菜品价格在6元-15元,三菜一汤的人均消费在28元左右。持敬老卡的长者以及持教师证、退休教师证、现役、退役军人的证件还能享有8.8折优惠,堂食米饭免费、豆浆免费。

价格亲民、食材新鲜、现炒现卖、少盐少油……跨越70年归来,228街坊依然是“少年”青春潮流范儿,杨浦区老年人的吃饭问题,也正在熊猫饭堂找到“最优解”。

在主持人的直播镜头下,饭堂内细致到位的“为老”服务也一一得到展示,服务员现场为牙口不好的孩童和老年人剪碎搅碎菜品,店内还提供血压计、防抖碗勺等贴心设备。据了解,饭堂精准把控炒菜出餐时间,每当橱窗的菜品即将售空,菜台组长就通过对讲机告知后厨再炒一锅,每锅约为6到8份的菜量,保证大家吃到的永远是新鲜出锅的热菜。

“我们企业完全摈弃了所有预制菜,我们的原材料,比如蔬菜全是田间地头直采,健康卫生又新鲜。”熊猫饭堂营运部负责人于之军在直播中介绍道。

节目中还“解密”了熊猫饭堂的后厨,新鲜的蔬果分框储存,洗菜池按照蔬菜、猪肉、河鲜三个品类进行科学区分,如何在少盐少油少味精的“健康红线”之上,烧出好吃入味的菜品,更是在后厨工作的大厨们的拿手“绝活儿”。后厨安装了明厨亮灶的全景摄像头,食客们可随时通过店内可视化屏幕,全方位无死角观看后厨。

直播中,主持人还化身美食博主,品尝了时令特色菜肴。熊猫饭堂总厨王桂平详细介绍了饭堂的特色菜肴:“比如,我们饭堂严选崇明三黄鸡,从养殖到宰杀到配送有严格的要求,门店的烹饪必须煮够时间焖够时间,保证它的原汁原味。”

一年之内,熊猫饭堂经过精心选址,现已开出在杨浦区平凉路街道、四平路街道、大桥街道、殷行街道陆续开设了6家社区长者食堂,嵌入深度老龄化的社区腹地,为杨浦区老年人串起了一张家门口的“幸福味道”地图。近年来,杨浦区持续建设“睦邻小厨”品牌,以熊猫饭堂为代表的一批辐射“全龄”人群的升级版社区食堂扎根社区越来越火热,让老百姓的“15分钟社区生活圈”日益便利。

选稿:许文杰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