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晨读 | 东方静好:慢慢下扬州
新民网2024-07-27 06:50:00

梧桐街上,“滴滴”的各色助动车、名字奇特的老式服装店、装着盐水鹅的小推车……菜市场、水果摊、修理店,还有不时蹿出来鲜香味的早茶店和藏着各种好看花墙头的巷子。小碎片构成了扬州的老城区,新的一天就是这样,慢慢开始的。

和闺蜜们讨论了多次的旅行,迟迟没有兑现的约定,终于在这个夏天展开了。忙着搜寻各种攻略,订车票、找民宿美食,谈论最多的是“节约”“打卡”“来得及”这样的关键字,目标把玩的、吃的集中在一个周末全部完成。就这样乘上高铁,匆匆下扬州。恰好连续一周的江南雨停了,时间、生活就这样慢了下来。

扬州园林好看,淮扬美食也有特色,最特别的还是巷子。巷子旧了,拉长了脚下的路。民宿就订在老城区崇德巷里,巷子在皮市街东面,由数十栋百年以上晚清民国风的老建筑组成。走到巷首第一家,是孙氏盐商住宅的清代老房。巷子里,家家户户大都敞着门,蚊虫多,纱帘一拉,正好能观赏那院子里的月季花。

民宿主人是扬州本地人,一位漂亮的年轻女孩。一家人管理多个民宿,一些在瘦西湖附近,两家在崇德巷里。我们到了巷口,看见一位笑脸相迎的中年男人走来,是民宿主人的爸爸。拉杆箱的轮子一响,好奇的喧闹和嬉笑声传开,巷子里都知道是有客来住宿了。

小松树、石板路、花锦鲤、木推门、竹风铃——一座小小的侘寂风日式民宿,结合了江南园林元素。水声潺潺,小院自成一片天地,把墙外的纷扰都隔开。透过阁楼上梅花形的花窗,刚好能看见对面天台的橘猫在伸懒腰,橘猫叫“小虎”,是隔壁家养的猫,很爱与人亲近,才一岁左右,懒懒的不愿动,到哪里都是睡。

从巷子里走出去,沿着两排高大的梧桐树一直走。四周美味很多,可我们一心只看中来时本地司机推荐的“大潮淮”。觅食结束后,嘴里还留着鱼汤牛腩和蟹粉狮子头的香味。走上徐凝门桥,就能看到运河夜景。中国的水系夜景都有些相似,翠绿色的灯光照着河边杨柳,深蓝色的光点缀河道两岸,桥上满目都是金色的灯,没有高楼,风在城市流动的频率更快,呼吸更自由,一切都可以慢慢来。

白天吃早茶,吃咸咸的汤包、甜腻腻的藕粉圆子,下午去皮市街买糖水和扬大酸奶喝。到了晚上,体验了扬州“三把刀”,不过老城熄灯早,赶着走“夜巷子”回民宿。我们没按原路返回,而是导航转了好几个巷子。晚上十点,已是出奇安静,路灯少,只能打开手机电筒照着。

四个女生一起走夜路:一人不怕黑却怕狗,一人不怕狗却怕鬼,一人什么都怕,一人什么都不怕。其实不是真的有多么怕,打打闹闹,总算让巷子有点声音,对于这些陌生的动静,各家的看门狗冲外面叫起来,于是脚步也不由自主地加快起来。

逃离大都市,时间慢,心情慢,就算遇到些意料之外的事,也不慌张,是因为在陌生的地方,和信任的伙伴在一起。(东方静好)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