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99岁曹鹏牵手56岁孔祥东,这对忘年交上演难忘一幕
澎湃新闻2024-07-21 11:14:00

钢琴家孔祥东和指挥家曹鹏的第一次合作,可以追溯到1987年。那时,他刚从柴赛获奖归来,作为一颗新星,在曹鹏指挥下演出了贝多芬《第三钢琴协奏曲》。

三十多年过去,二人再次同台,此时的曹鹏已然99岁。7月20日,在“东方市民音乐会”18周年庆典,孔祥东推着轮椅上的曹鹏,走向舞台,联手上海城市交响乐团献演了钢琴协奏曲《黄河》。

当天,指挥家张亮也在音乐会登台。2006年7月,正是他指挥了东方市民音乐会的首场演出,为这个音乐品牌拉开大幕,意义非常。

现场

18周年庆,孔祥东首次亮相一票难求

东方市民音乐会由东艺创立于2006年,以“高贵不贵、文化亲民”为宗旨,至今举办演出超过770场,培养了一批又一批音乐爱好者。无数指挥大师、音乐名家,都曾亮相这个国内规模最大、吸引观众人数最多的公益性普及型音乐会舞台。

18周年庆典音乐会的重磅曲目之一,是根据《黄河大合唱》改编的钢琴协奏曲《黄河》。这部作品浓缩了大合唱的精华,由殷承宗、储望华等六人改编,首演于1969年。

问世以来,演奏此曲的钢琴家不胜枚举,除了参与原创的殷承宗,还有一位钢琴家被公认为代言人,他便是孔祥东。

“听说我要弹《黄河》,曹老师很兴奋,一定要亲自来指挥。”舞台上的曹鹏穿着黑色中山装,口袋里还别了一块红手绢,精神矍铄,状态上佳,“当我们的音乐交融、碰撞,我完全感觉不到他99岁,而是像60岁。”孔祥东感慨,生命很短,但音符很长,“他是一个大写的人,像灯塔、像精神图腾一样,站在我们面前。”

这也是孔祥东第一次亮相东方市民音乐会,门票早已售罄,加座之后依旧一票难求。一直以来,东方市民音乐会都秉持着30、50、80元不等的低价票,向所有市民敞开音乐大门,“票价亲民,但是音乐会的质量、艺术家的质量却不打折扣,了不起。很多艺术家也愿意来表演,这是一种双向奔赴。”

“东方市民音乐会对民众音乐素养的提高,功不可没。”他还记得,自己刚从美国留学回来,在上海商城剧院演出,台下BB机的声音此起彼伏,“我不得不在乐章中间停下来,请大家不要发出声音。”过去二三十年,他亲眼目睹了变化:“今天,上海观众的音乐素养、现场秩序,完全是世界一流的。以后有机会,我还会参加市民音乐会。”

现场

8年抑郁,音乐把他从死亡线拽回来

现年56岁的孔祥东出生于上海,受母亲影响,自幼便对音乐产生兴趣。

6岁拥有第一架钢琴,10岁考入上音附小,17岁在柴赛获奖,20岁远赴柯蒂斯音乐学院深造……孔祥东早年的艺术之路,顺风顺水。1990年代至新世纪初,他的名字在钢琴界,无人不晓。

正当音乐事业如日中天之时,孔祥东患上了抑郁症,在长达8年的时间里饱受病魔困扰。

“就像‘精神感冒’,做什么都不开心,对什么都没兴趣,不想出门,不想交朋友,一种彻底的漠然。母亲、助理每天给我‘下毒’,在我的饭菜里放药,只是我当时不知道。”最严重时,孔祥东还在宛平南路600号住过,结识了不少病友。

“李玟的去世,让我们知道了一个新词:阳光抑郁。不管多有钱、多成功,每个行走的灵魂都是弱者,但还是不要放弃。”那8年也让孔祥东按下暂停键,开始认真思考:音乐到底是什么:“以前,我把音乐当工作,后来,我逐渐把音乐当成自己。”

“别的小朋友都在玩,我们每天练琴4~6个钟头是标配,一个学期会弹断两三百根弦。但我不觉得音乐苦,是音乐之外的世界苦。还好有音乐,慢慢把我从死亡线上给拽回来,而且体会到信心。”孔祥东开始尝试作曲,在原创里感受到无穷的力量和乐趣。

排练

2023年10月,孔祥东正式复出,与上海爱乐乐团携手演绎拉赫玛尼诺夫《第三钢琴协奏曲》,反响热烈。今年年初,双方又合作拉赫玛尼诺夫《第二钢琴协奏曲》、柴科夫斯基《第一钢琴协奏曲》,分量十足。

病愈后,孔祥东积极投身到社会活动中,医院、学校、社区,随处可见他的身影。他还热衷于提携后辈。8月15日,他将以特邀嘉宾的身份,与青年钢琴家印芝合作德彪西的钢琴四手联弹作品《小组曲》。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作者:澎湃新闻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