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科普|女性如何预防卵巢功能下降?
东方网2024-07-20 09:11:19

随着工作、生活节奏的加快、忙碌的工作和学习,丰富多元的夜生活以及不良生活方式的普遍存在,临床上遇到许多年轻的姑娘,会因为闭经或者月经紊乱来门诊就诊,经过性激素检查、AMH及B超检查后诊断为卵巢早衰或者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POI),卵巢功能下降的问题在当下也日益凸显。

卵巢功能对于女性是至关重要的,卵巢是女性生殖系统中的重要器官,一是产生卵子并排卵,是女性生育的基础;二是分泌性激素,包括雌激素、孕激素和少量雄激素。这些激素对女性的生殖系统发育、维持正常月经周期、保持女性特征、调节心血管系统、骨骼健康以及心理健康等方面都起着关键作用。不仅关系到生育能力,还对女性的整体健康和生活质量有着深远影响。当卵巢功能下降时,可能会出现月经紊乱、排卵异常、不孕不育、潮热盗汗、失眠多梦、情绪波动、骨质疏松等一系列问题,严重影响女性的身心健康和美丽。

如何去预防卵巢功能下降,对于女性保持青春与美丽、预防疾病以及提高生活品质均具有重要意义。

一、导致卵巢功能下降的因素

(一)年龄因素

随着年龄的增长,卵巢内的卵泡数量逐渐减少,质量也逐渐下降,这是不可抗拒的生理过程。一般来说,女性在 35 岁以后,卵巢功能开始逐渐衰退。

(二)遗传因素

某些遗传因素可能导致卵巢功能先天不足或过早衰退。例如,染色体异常、基因突变等。

(三)环境因素

长期暴露在有害环境中,如化学毒物、放射性物质、空气污染等,可能损伤卵巢组织,影响卵巢功能。

(四)生活方式因素:这是目前临床最常见的导致卵巢功能下降的主要原因。

1. 长期熬夜

长期睡眠不足会影响内分泌系统的正常运作,导致激素失衡,从而影响卵巢功能。

2. 过度节食或肥胖

过度节食会导致营养不良,影响卵巢的正常发育和功能。而肥胖则会引起胰岛素抵抗和内分泌紊乱,增加卵巢功能下降的风险。

3. 吸烟与饮酒

吸烟中的有害物质和酒精会损害卵巢组织,影响卵子质量和激素分泌。

4. 精神压力

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中,会导致神经内分泌紊乱,影响卵巢功能。

(五)医源性因素

医源性因素包括手术、放疗和化疗。常见可能影响卵巢功能的妇科手术包括:全子宫切除术、卵巢肿瘤剥除术等,因为手术影响了卵巢血供或引起局部炎症、卵巢皮质丢失等,从而可能会导致卵巢功能的下降。此外,放疗、化疗等治疗手段也会对卵巢造成损害,放、化疗的剂量、药物种类、照射部位是影响卵巢功能的主要因素。

(六)免疫因素

1、自身免疫性疾病,如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可能累及卵巢,导致卵巢功能受损。

2、体液免疫异常:体内存在抗卵巢各种组成成分的抗体,其中抗类固醇生成细胞自身抗体和抗肾上腺皮质抗体与卵巢功能下降的相关性最受关注。

(七)心理因素

1. 长期精神压力:现代生活节奏快,工作、家庭等方面的压力可能导致长期的精神紧张。持续的高压力状态会激活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 轴),引起一系列神经内分泌的改变,影响卵巢的正常功能,导致激素分泌失衡。

2. 焦虑和抑郁情绪:焦虑和抑郁等不良情绪状态会干扰神经内分泌系统的平衡,影响下丘脑和垂体的正常功能,进而对卵巢的激素分泌和排卵产生负面影响。

3. 情绪波动:频繁且剧烈的情绪波动,如大喜大悲、暴怒等,可能导致体内应激激素水平的变化,影响卵巢的周期性活动。

4. 心理创伤:重大的心理创伤,如亲人离世、重大灾难经历,失恋、婚变等,可能引起长期的心理应激反应,从而影响内分泌和免疫系统,间接对卵巢功能产生不良影响。

二、预防卵巢功能下降的方法

(一)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1. 规律作息: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保证每天有足够的睡眠时间,有助于维持内分泌系统的平衡,保护卵巢功能。

2. 均衡饮食:饮食应多样化,包括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等营养成分的食物。多摄入新鲜的蔬菜、水果、全谷物、豆类、坚果等,适量摄入优质蛋白质,如鱼、虾、禽、蛋、瘦肉等。减少高热量、高脂肪、高糖和加工食品的摄入。

3. 适度运动:坚持适量的运动,如散步、跑步、游泳、瑜伽等,可以增强体质,改善血液循环,调节内分泌系统,对卵巢功能有益。建议每周至少2-3次,每次进行3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

4. 戒烟限酒:避免吸烟和过度饮酒,减少有害物质对卵巢的损害。

(二)调节情绪,减轻精神压力,

当遇到上述心理因素中的问题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调节缓解压力,减轻对卵巢功能的影响:

1. 认知重构:学会以积极、客观的方式看待生活中的压力和挑战,改变消极的思维模式。例如当面临工作压力时,不将其视为无法克服的障碍,而是视为提升能力的机会。遇到亲人离世时,相信亲人也许在另一个世界看着自己,亲人也一定希望看到更加坚强的你在好好生活;至于遇到失恋、分手、离婚等重大事件时,请不要过度悲伤,相信下一个人一定会更好!

2. 情绪管理:遇到情绪失控时,请通过三次深呼吸、冥想、瑜伽等方式来放松身心,缓解紧张和焦虑情绪。当出现严重不良情绪时,请给自己多一些时间冷静,避免在情绪激动时做出冲动的决定或行为。

3.有氧运动,如慢跑、游泳、跳绳等。每天保持一定的阳光照射,运动和阳光照射不仅能增强体质,还能促进身体分泌内啡肽等“快乐激素”,改善心情,减缓心理压力,也是缓解焦虑和抑制很好的方法。

4. 培养兴趣爱好:投入到自己喜欢的活动中,如绘画、阅读、音乐、烹饪、旅游等,转移注意力,使心情愉悦,减少对卵巢功能问题的过度担忧。

5.保持规律且充足的睡眠,有助于恢复体力和调整心理状态。睡前避免追剧和短视频、打游戏等,睡前要积极创建一个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

6.与亲朋好友保持密切的联系和交流,分享彼此的喜怒哀乐。参加社交活动,扩大社交圈子,获得情感支持和理解。

7.如果心理压力过大或存在严重的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可以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进行心理疏导和治疗。

以上7种心理调节方法对于缓解当下心理因素导致的卵巢功能下降可以起到明显的辅助治疗作用及预防作用,但如果卵巢功能已经出现明显异常,比如出现闭经或月经紊乱还是需要到医院就医,结合药物治疗来综合干预。

(三)避免过度减肥和肥胖

保持适宜的体重,避免过度节食或暴饮暴食。如果体重超标,应通过合理的饮食和运动控制体重。

(四)避免有害物质暴露

尽量减少接触化学毒物、放射性物质和环境污染。在工作和生活中,如果需要接触有害物质,应做好防护措施。

(五)预防妇科疾病

要及时治疗妇科炎症、月经失调等疾病,避免病情迁延不愈,影响卵巢功能。定期进行妇科检查,包括妇科超声、性激素六项等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卵巢功能异常。生育期女性做好避孕,以免反复多次人工流产也会造成卵巢功能的伤害。

(六)合理用药

避免滥用药物,尤其是激素类药物。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避孕药、促排卵药等,并要严格掌握用药指征和剂量。特别提醒一下,紧急避孕药只能做为避孕失败的补救措施,仅可偶尔使用,不能做为常规避孕药使用,姑娘们要切记。

(七)中医调理

中医认为,卵巢功能下降与肾、肝、脾等脏腑功能失调有关。可以通过中药调理、针灸、艾灸等中医疗法,调理脏腑气血,改善卵巢功能。但需要在专业中医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三、特定人群的预防方法:

(一)青春期少女

1. 加强健康教育

普及生殖健康知识,让少女了解卵巢的功能和保护方法,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2. 避免过早性生活

过早性生活可能会增加感染妇科疾病、性传播疾病及人工流产的风险,从而影响卵巢功能。

3. 关注月经情况

青春期少女如果出现月经不规律、痛经等问题,应及时就医,排查原因。

(二)育龄期女性

1. 做好生育规划

尽量在最佳生育年龄(23-30 岁)生育,避免高龄生育。如果暂时没有生育计划,应做好避孕措施,减少人工流产对卵巢的损伤。

2. 积极备孕

备孕期间,也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充足睡眠、适当运动、补充叶酸等营养素,提高卵子质量。

3. 产后护理

产后要注意休息,合理饮食,促进身体恢复。母乳喂养有助于调节内分泌,对卵巢功能及乳房均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三)围绝经期女性

1. 定期妇科检查

定期进行妇科检查和激素水平检测,方便能及时发现卵巢功能的变化。

2. 激素补充治疗

在医生的指导下,适当进行激素补充治疗,可以缓解更年期症状,预防骨质疏松等并发症,但需严格掌握适应证和禁忌证。

四、结论

卵巢功能下降是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预防工作需要从日常生活的点滴做起。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心态平和、避免有害物质暴露、预防妇科疾病等,对于维护卵巢功能、延缓卵巢衰老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虽然采取了预防措施,但卵巢功能下降仍可能因年龄等不可抗拒的因素而发生。当出现相关症状时,应及时就医,进行专业的诊断和治疗,从而提高生活质量,保障身体健康。希望通过本文的科普,能让更多的女性了解卵巢功能下降的预防知识,为美丽人生加分!

作者:孙瑾 上海新侨医院妇科主治医师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作者:孙瑾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