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夏令科普|“回笼神兽”如何健康地度过暑假?
东方网2024-07-16 12:53:18

暑假到了!它是夏天的入场券,也是孩子们呆在家里放飞自我的时光。人生之乐事,不过一觉睡到自然醒,炎热时有凉爽的空调相伴,西瓜、棒冰入肚,再配上手机里满格WIFI,偶尔约上三五好友小聚,真是惬哉!但是,在这样悠闲惬意的时间里,暗地里却隐藏了许多健康安全的隐患!

“暑假医院眼科出现学生近视就诊高峰!”2024年暑假伊始,嘉定区中心医院、上海市儿童医院、同仁医院等市内各医院的眼科门诊出现近视就诊小高峰,初一学生小凌近视年增加50度,幼儿园小班女童亦出现25度的近视,近视低龄化趋势愈加严重。

“夏季吃隔夜水果、凉皮食物中毒丧命!”河南永城两名女子夏季吃凉皮,因其中含有米酵菌酸,最终导致一人死亡,一人进入ICU。

陕西西安,一家三口吃了隔夜西瓜后出现恶心、呕吐、腹泻,年纪较小的孩子险些丧命。

浙江宁波的张女士吃了两大捧海螺后出现恶心呕吐等食物中毒症状,甚至一度心脏骤停,险些丧命。

“去年暑假,47名学生溺亡!”据不完全统计,去年暑假至少发生29起溺水事件,有至少47名孩子溺亡。今年暑假伊始,各地已发生多起儿童溺水事故:2024年6月7日,广西钦州灵山县新圩镇白坭岭村,一名17岁男生滑倒落入河中失联。2024年6月10日,广东鹤山宅梧镇靖村某公园,两名儿童不慎落水遇难身亡。2024年6月15日,湖南岳阳毛田镇仁村道仁水库,一对亲兄弟意外落水溺亡。......

炽热的阳光、冰冷的食物、看不见的辐射和无情的湖水,它们无时无刻不提醒着我们:想要一个完美的暑假,必须有安全健康的身体相伴!

健康第一步,用眼卫生不能忘

“捧着一个手机玩耍”成了暑假“流行病”,家里的电视也在繁忙地“工作”,歪头写字、近距离看书、昏暗的灯光下做作业、长时间用眼,这些不良习惯让本来承受学业压力的眼睛“苦不堪言”,一不小心就变成了“近视”。要预防这个隐藏在暗处的“眼睛杀手”,防止视力下降,需坚持以下几点:

1. 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

读书做到三个“一”:握笔的指尖离笔尖一寸(3.3厘米)、胸部离桌子一拳(6~7厘米),书本离眼一尺(33厘米)

坚持“20-20-20”原则:近距离用眼20分钟,要向6米(20英尺)外远眺20秒以上;

头正、肩平、身直、足安:读书需姿势端正,脚踏实地,不要头歪脚斜,不然做到了前面两项也是徒劳。

2. 适度使用电子产品

非学习目的时,单次电子产品的使用时间不宜超过15分钟,每天累计不宜超过1小时。0-6岁婴幼儿应尽量不用或避免接触手机、平板等电子产品。

3.每天保证不少于2小时的户外运动

儿童青少年应坚持每天日间户外活动不少于2小时,或者每周累计达到14小时。

健康第二步,生活习惯要重视

暑假期间,肚子里的馋虫也开始蠢蠢欲动。炸鸡、汉堡、披萨、小龙虾、冰淇淋、凉拌菜统统搬上了日常饮食列表,口渴了便“顿顿顿”地喝冷饮料。有时上网玩到半夜几点都不知疲倦,常常一觉睡到中午连早饭也没吃。浅显的快乐如此简单,怎么也停不下来。殊不知,这些在日常生活中的不良习惯,正在悄悄“偷走”我们的健康。那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守护健康?

1. 规律作息

学会自我管理,不要因为是暑假就放纵自己晚睡晚起,影响睡眠质量。建议小学生每天睡眠时间应达到10小时,就寝时间不晚于21:20;初中生应达到9小时,就寝时间不晚于22:00;高中生应达到8小时,就寝时间不晚于23:00。睡眠质量与睡眠习惯息息相关,睡前不要喝咖啡或浓茶,晚饭也不宜吃得过饱,睡前3小时尽量少吃或不吃东西。

2. 合理饮食

规律进餐是实现合理膳食的前提。一日三餐定时定量,饮食有度,不要因晚起或贪玩错过饭点就拿零食填肚子。过度贪凉和暴饮暴食都是不好的习惯。平常应多吃蔬果、奶类、全谷、大豆,适量吃鱼、禽、蛋、瘦肉,注重食物多样化,清淡饮食,少油、少糖、少盐。和家人好友外出吃饭或在家点外卖时,也要注意餐食份量和荤素搭配。

合理膳食建议

3.足量饮水

定时、少量、主动多次饮用清洁卫生的白水,不宜等“感觉口渴了”才喝水,做到足量饮水。天气炎热、大量运动、出汗较多也应适当增加饮水量。“冷饮”解渴并不可靠,含糖饮料也代替不了平价易得的“白开水”!

表2 轻体力活动者饮水量一览表

(数据来源: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版)

健康第三步,生命安全最重要

暑假是孩子们放松的好机会,但也是意外伤害高发的季节。在烈日下疯玩、在湖边玩水、贪食冷菜等,都给自己的生命埋下了安全隐患。热爱生命,从日常生活小事做起,不让“意外”有可乘之机!

1. 天气炎热,小心中暑!

长时间呆在炎炎烈日下,若出现口渴、多汗、头痛、头昏、疲乏等稍微不舒服的状态,就是身体告诉自己“快要中暑了”!所以千万不要因贪玩在烈日下呆太久,最好避免在中午12点至下午3点外出。若外出一定做好遮阳防晒工作,比如使用太阳伞、太阳镜、涂防晒霜等。从炎热的户外进入室内时,也不要立即吹冷空调,洗冷水澡。多多饮水,多吃水果。家里也可以准备绿豆汤(不要加糖)来解暑。

2. 喜欢游泳,小心溺水!

水边凉爽确实好玩,但生命安全更加可贵。不要去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和野外水域游泳玩耍。一定要和家人一起结伴而行。如果发现有人落水,不要手拉手或者自己跳下去救人,一定要求助大人,寻找专业人士的帮助,或者抛救生圈等智慧救援,避免悲剧发生。

3. 生熟不分,小心中毒!

在炎热潮湿的夏天,食物容易出现腐烂变质。我们一旦中招,轻者腹泻、腹痛、发热、头痛、脱水等折磨身体,更严重者甚至危及生命。平常应选择新鲜无霉变的食物,食物要烧熟、煮透后才能搬上餐桌。最好一餐能全部吃完,没吃完要打包的放进冰箱储存。冰箱内生熟食物严格分层摆放。不吃隔夜菜。饭前便后要洗手,不用手直接抓取熟食品。家里的厨房保持清洁卫生,切生、熟食物的菜刀、砧板分开,洗菜和洗肉的厨具也要分开,避免交叉污染。水果蔬菜一定要冲洗浸泡洗干净再吃。一旦发现自己身体因吃东西不舒服,出现中毒症状,及时去医院就诊。

 

4. 安全用电,谨防受伤!

夏季是用电高峰期,游玩时要远离高压电线、带电插座和高温电器等。不要边充电边玩手机、平板电脑,若这些电子产品发热发烫,应立刻停止使用。手上有残留的水时不要接触电源、开关、插座等。电器着火时不要惊慌,千万不能用水灭火,需立即关闭电源总闸,再用干粉灭火器扑灭,并及时拨打119,寻求大人帮助。若发现有人触电,寻找大人帮助,不要靠近谨防触电!

夏天已至,暑假开启,正是“忙里偷闲”的好时节。我们开始将生活慢慢调回自己喜欢的频道。虽然在这般肆意的年纪里,不用太过于“安分守己”,但是健康和生命永远在第一位!让我们带着健康,向新的征程进发吧!

作者:刘小华 上海市闵行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作者:刘小华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