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上海之夏”的斯诺克时间:最大看点还是丁俊晖与奥沙利文的“王对王”
上观新闻2024-07-15 06:51:33

作为首届“上海之夏”国际消费季的标杆活动,7月15日-7月21日,2024世界斯诺克·上海大师赛将在上海体育馆举行。坐镇主场的丁俊晖曾在上海大师赛两次夺冠,对这场家门口的比赛自然是青睐有加。而“火箭”奥沙利文更是反客为主,表示上海是他的福地,因为他已经四夺上海大师赛冠军,他毫不讳言,“如果有机会五连冠,为什么不去争取呢?”

7月14日,大赛前夜,南京西路上的中信泰富广场因斯诺克巨星们的到来而人声鼎沸,赛事欢迎仪式在这里举行。今年赛事,上届冠军罗尼·奥沙利文、2024年世锦赛冠军凯伦·威尔逊、现世界排名第一的马克·艾伦,以及马克·塞尔比、贾德·特鲁姆普、约翰·希金斯、马克·威廉姆斯等世界排名前16的名将均悉数到场。“中国一哥”丁俊晖、2023年国锦赛冠军张安达,以及斯佳辉、周跃龙、庞俊旭、吕昊天也将携手展现中国军团的实力。

根据签表,丁俊晖和奥沙利文如果第一轮都顺利晋级,那他们将在第二轮遭遇,上演“王对王”。当天,丁俊晖与奥沙利文分别接受记者采访,对比赛进行了展望。

丁俊晖坦言更喜欢参加上海大师赛,“上海大师赛的赛事等级是最高的,我一直打职业到现在,越是高强度的比赛越能激发自己有更好的发挥,所以更倾向参加这样的赛事。其他赛事如果碰到排名较低的选手,对我不是特别有利。”

在丁俊晖看来,奥沙利文亦师亦友。因为从小就看奥沙利文的比赛,丁俊晖开玩笑说:“我认识他的时间比他认识我的时间长,我们一直关系蛮好的,他对我比较照顾。”

中国斯诺克运动的蓬勃发展,丁俊晖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2005年中国公开赛,18岁的丁俊晖获得职业生涯的首个排名赛冠军,自那之后他成为中国斯诺克的旗帜性人物。也是在那一年的年尾,丁俊晖一举夺得英锦赛冠军。丁俊晖的横空出世,带着中国斯诺克冲出了国门。在丁俊晖的引领带动下,中国军团在职业斯诺克界逐渐形成声势。

随着中国斯诺克军团不断壮大,丁俊晖一度面临丢失“中国一哥”头衔的可能,但14个排名赛冠军足以让他傲视群雄。对于后辈的冲击和潜在的排名超越,丁俊晖并没有太过担心。作为过来人,丁俊晖也给年轻选手提了建议,“不要有太多压力。年轻选手打得好或不好的时候会受到外界影响,他们正处上升期,会给自己更多的要求,做不到的时候需要去开导。”

对于丁俊晖,奥沙利文则是一贯的赞美之词,“他是一个伟大的选手,非常有天赋。我们第一次交手时,他还是个孩子。我们打了很多比赛,可能丁赢的次数更多。他能20年保持这样稳定的状态非常不容易。”

一向非常喜欢上海的奥沙利文,此次还带了家人一起来比赛。家人的陪伴是动力还是压力?对此,奥沙利文坦言,“儿子和女儿都是第一次来上海,想带他们来这里感受多元的文化和城市的魅力。其实他们来看我的比赛是惯例,也看过我夺冠,我是职业选手,所以我的表现会很职业。”

对于赛事的展望,奥沙利文表示,“比赛的心态很重要,我是在跟我自己竞争,打出自己最好的状态是最重要的。”他认为,斯诺克运动更多是靠脑力,对体力要求不高,所以运动寿命比较长。“在我刚出道时,跟那些前辈们打球,我会尽量把心态调到跟他们一样;而现在,我会尽量降低我的心理年龄,稳定在一定的范围里,这是我能把状态保持到现在的诀窍吧。”

对于中国年轻选手的崛起,奥沙利文乐见其成。“因为丁俊晖的偶像作用,越来越多的中国选手到英国打职业比赛,他们基本功扎实,为人也很有礼貌,他们中有五六个是可以竞争冠军的水准,这对推广斯诺克运动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

当天,本届赛事的四位外卡选手,王信伯、周金豪,以及从赛前外卡资格赛中脱颖而出的两位业余好手邱磊、曹金也一同来到现场。根据抽签结果,曹金将对阵杰克·琼斯,王信伯将对阵马克·威廉姆斯,邱磊将与“机长”阿里·卡特交锋,周金豪的对手是张安达。四位外卡选手将从上海大师赛梦想启航,为自己的职业理想而战,点燃属于申城夏日的斯诺克激情。

作者:秦东颖 徐绘筑
选稿:曾炟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