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北约首次“直接警告”中国,咄咄逼人的背后是啥?
上观新闻2024-07-12 19:00:00

美国当地时间710日,北约领导人发表《华盛顿峰会宣言》,首次就乌克兰危机公开谴责中国“为俄罗斯提供军事支持”。相较北约峰会以往对华的温和措辞,此番论调堪称“重大转变”。

对于上述毫无根据的污蔑以及充斥冷战思维的挑衅,中方向北约提出严正交涉。

分析认为,北约对中国升级言论是由华盛顿推动的。北约一直是美国的战略工具。通过渲染“中国威胁”,美国一来可以为北约实现“全球化”搭桥铺路,二来可以离间中俄和中欧关系。其本质是“贼喊捉贼”——恰恰是北约的不断拱火使乌克兰局势难以收场。

“温和”转“强硬”?

美国当地时间10日晚,北约32个成员国的领导人在前往白宫参加晚宴前批准了这份宣言。

宣言全文14次提到中国,污蔑中国已成为俄罗斯对乌克兰战争的决定性支持者”,要求中国停止对俄罗斯战争努力的一切物质和政治支持”。

宣言还用一定篇幅妄议中国网络活动太空活动和核武库建设,抹黑中国通过网络行动等“对欧洲-大西洋安全构成系统性挑战”,并采取“强制手段”分裂北约。

据报道,北约直到2019年才正式提到中国是一个“担忧”,而且用了“最温和的措辞”。2021年,北约提及中国带来的“系统性挑战”。

而这一次,北约首次在联盟文件中将中国定位为俄对乌军事行动的“决定性推动者”,这一“明确指控”是一项重大转变,被形容为有史以来对中国最强硬的措辞、最尖锐的批评。

引起多方反应

对于北约峰会宣言抹黑中国的言论,中国官方第一时间予以批驳并提出严正交涉。

中国驻欧盟使团首先作出回应,指出宣言通篇充斥冷战思维和好战言论,涉华内容充满挑衅、谎言、煽动和抹黑。

中国驻欧盟使团还表示,中国不是乌克兰危机的制造者。中方在乌克兰问题上光明磊落,核心立场就是劝和促谈、政治解决,得到国际社会广泛认同和赞赏。

中国外交部也表达类似立场,敦促北约纠正错误的对华认知,停止干涉中国内政、抹黑中国形象、干扰中欧关系,不要在搞乱欧洲之后,又来搞乱亚太。

外交部还指出,美方造谣中国向俄提供军事支持,却未给出任何实质性证据。有数据显示,俄罗斯进口武器零部件和两用物项超过60%来自美西方,被乌克兰摧毁的俄方装备95%的关键零部件也来自西方,俄制武器72%的西方零部件来自美国公司。不知美方对此做何解释

北约的成员之一匈牙利尽管“放行”宣言,但也亮出鲜明态度——匈牙利外长西雅尔多11日在华盛顿表示,匈牙利不会容忍北约变成一个反华集团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北约的“满纸荒唐言”,海外社交媒体上的网友也看不下去。网友SO_ZA质问“北约作为战争机器在说些什么?”署名纳吉尔·汗的网友直言“中国不是俄乌冲突的原因,而是解决问题的国家。”

咄咄逼人的背后是啥?

分析人士认为,宣言的“反华”重点是在美国的压力下出现的,怀揣着实现北约“全球化”、分化中俄和中欧关系等多重动机。

先看第一点。

总部位于伦敦的查塔姆研究所顾问马修·布莱格表示,虽然北约对中国的指责“很可能去年就发生了”,但不断加剧争端的背后也有新原因——北约对扩大其使命表现出越来越浓厚的兴趣,包括增强地缘影响力。而让成员国建立“中国支持俄罗斯、卷入乌克兰危机”这样的认识,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

一位中方分析人士表示,北约越是谈论中国,言辞越是咄咄逼人,越表明北约正在利用中国问题来展示其在亚太地区和全球的作用。炒作中国议题成为北约在亚太加速扩张的催化剂。

再看第二点。

俄罗斯国际问题专家瓦西里·卡申认为,习主席年初访欧,实现中欧关系再出发。北京在对欧外交上取得一定成果。在此背景下,美国需要以所谓“中国威胁”的话术,将欧洲小伙伴团结在自己身边。

美国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欧洲、俄罗斯和欧亚项目主任伯格曼说,美国认为欧洲对北京有影响力,虽然中国不会理睬美国的谴责,但他们会关注欧洲的谴责,因为中欧有贸易往来

美国还妄图为中俄关系打入楔子。俄分析人士指出,受西方对俄制裁影响,中俄在今年上半年的贸易额已经有所下降。但美国不满足,想继续阻挠中俄正常经贸合作,破坏两国亲密关系。

另一方面,美国及其盟友至今没有中断对俄贸易,却对中国说三道四,这不是“双重标准”又是什么?

接下去形势会怎样?

北约的宣言包含一个隐含的威胁,即中国将为支持俄罗斯付出代价。

北约没有言明“代价”是什么。但分析认为,第一步可能是对中国实施经济制裁,禁止中国进入部分全球市场。

瓦西里·卡申认为,北约的措施可能包括向亚太地区派遣更多的武装部队,以及加强与中国周边国家的军事合作。

但也有中方军事专家指出,欧洲军事力量部署到太平洋的可能性仍然很低。“北约内部不少欧洲国家并不认同美国的观点。而且北约既没能力也不太可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对华遏制。”

还有分析认为,北约与中国紧张关系的“下一个前沿”,可能是在亚太地区的博弈。北约已经与“印太伙伴”启动四个新防御项目。

布莱格认为,北约的宣言代表了北约和中国之间平衡关系的渐进变化。双方的分歧预计还会加深。

(编辑邮箱:ylq@jfdaily.com)

作者:张全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