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周克希:七月
新民网2024-07-11 16:12:00

七月的开始,认识了新朋友,又为新译的24篇安徒生童话写定了序文,心中生出了期待和安慰。

仿佛有缘 

和格格小姐见面,是为了谈别的事情。她并不真是格格,那只是她的名字。但她的举止做派,很有点格格的范儿。于是聊起她的家庭。“我爷爷是画画儿的,叫高马得。”我一愣,高马得,难道就是那位马得吗?是的,就是画戏曲人物的马得。我暗自心想,这也许就是缘分,我竟然会这样认识马得先生的孙女。

我不会画画,但爱看画;看戏看得不多,但爱看画中戏曲人物的动作、神态。记得最初见到马得的画时,眼前仿佛一亮。一下子,觉得以前爱看的那些画,尽管也好,但似乎缺了点什么,不是缺了点灵气,就是缺了点书卷气,总之缺了点更能打动我的东西。好像我等的就是马得的画。没有一点矫揉造作,没有一点多余的东西,每根线条,每个色块,都只为留住那美的瞬间。一切都不多不少,恰好传神。

马得 绘

格格告诉我,她爷爷九十岁去世前,左眼已失明,但仍每天作画不辍。我问为什么,她用我那本小书里的话回答:“只因为热爱。”马得先生爱看昆曲,传字辈的演出,他几乎每场必看。在家里自演自唱,“有时还捏着嗓子唱旦角”,这些都是痴迷的征候。他喜欢水墨,也喜欢油画,他画的女性,跟林风眠画的仕女有些相像,但他并不太喜欢林先生——从画上看,他的用色的确更明快,更淡雅。他喜欢音乐,西洋的、民族的都喜欢。听到这儿,我心念一动,问“他喜欢小提琴吗?”格格说喜欢,自己也拉。拉什么?门德尔松。拉这样的协奏曲,倒真是出乎意外。原来,浸润是可以这么深,气质是可以这么熏出来的。

马得 绘

马得先生也属马,比我大两轮。当初,他看的是传字辈的戏,我在好多年后,在戏曲学校实验剧场看传字辈亲炙弟子“昆大班”的演出。如今,这一切都变得遥远了。在半个多世纪以后,这位我始终心仪,却因时间久远而藏在心底几乎以为已经忘却的马得先生,竟会如此奇妙地让孙女来和我聊《译边草》,这如果不是缘分,又是什么呢?

安徒生真是了不起

在翻译这本《安徒生童话选》之前,我还译过《小王子》和《爱丽丝漫游奇境记》。这三本书,都是儿童文学的经典作品。

若要分别用一个词来概括对这三本书的总体印象,那么我想说,《爱丽丝漫游奇境记》搞笑,《小王子》诗意,《安徒生童话选》悲悯。

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印象,或者说翻译时感觉的基调。比如说,译《爱丽丝漫游奇境记》时,我时时想到、不敢怠慢的是“译出好玩来”。原文中那么多有趣、好笑的地方,翻译时不能仅靠加注来“解释”,而要尽力使译文也有趣、好笑,让读者发出会心的微笑。

印象,难免是笼统的。具体地说,本书收入的34篇安徒生童话,都有各自独特的色彩。《豌豆公主》写的是一个敏感到匪夷所思的公主,她睡在二十床垫子和鸭绒被上,底下的一粒豌豆居然还会硌着她。这种童话(包括本书中的另一篇《笨蛋汉斯》)明显地受到民间故事的影响,带有质朴、粗疏的格调,甚至有些无厘头的意味。

而安徒生着力更多,数量更广,也更为读者所熟悉的作品,则是《丑小鸭》《海的女儿》《卖火柴的小女孩》《野天鹅》等不朽的名篇。安徒生出身在一个鞋匠家里,他对人世间的苦难有一种深沉的共鸣,对受苦的人有一种感同身受的同情。他对美的不懈的向往和追求,他笔端流露出的博大的爱,使他创作的童话上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成为永恒的经典。

安徒生笔下还有一类跟通常意义上的童话有所不同的作品,例如《荆棘荣耀路》《影子》《姑妈》等等。《荆棘荣耀路》更像是散文诗,人类历史长河中在追求真理的荆棘丛生的荣耀之路上艰难跋涉的先驱——从苏格拉底、荷马、伽利略到蒸汽轮机的发明者富尔顿,在一幕幕景象中显现。《影子》《姑妈》《有点意思》等篇,说成小说也许更确切些。一个人的影子,在热带地区会变得短一些,在身体挡住光源时会变得很长很大,这些我们习焉不察的细节,触发了安徒生的灵感,使他写下了《影子》这篇较长的小说。一个人的影子变成了人,并很不幸(但又很真实)地被赋予了人性中最丑恶的一面。他的主人——一个讴歌真善美的博学的人——却穷愁潦倒,不得不当了影子的影子。最后,巧言令色的影子娶了公主为妻,正直善良的博学的人却在影子成婚的当天被处决。

本文配图均选自《<安徒生童话>插图选》

安徒生童话共有一百六十多篇作品,这个选译本选取了其中四分之一不到些的篇目。选取的原则,一是选取安徒生各个写作时期的作品,尽量不漏选名篇、代表作。二是选取特别打动人心——首先是打动作为译者的我的,让我感动,让我在译毕时情不自禁地赞叹“安徒生真是了不起!”的那些篇目。(翻译《丑小鸭》《有点意思》中一些段落时感动的心情,我至今难忘。那些在泪眼婆娑中写下的文字,对我个人而言是弥足珍贵的。)

但愿这个译本能让慕名阅读安徒生童话的读者——小读者也好,大读者也好——不致感到太失望。倘若他们也会像我一样,差不多每看完一篇都想说“安徒生真是了不起!”那我就会感到付出的一切努力都值了。(周克希)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