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居家享受“专业照护”!静安区正式推广普惠型家庭养老床位服务
上海静安2024-07-10 11:06:55

经过为期两年半的试点工作,静安区于近日正式推广普惠型家庭养老床位服务——这意味着,静安家庭养老床位服务对象的范围,从原先的经济困难失能老人,扩展到全区所有有居家照护需求的老年人。

同时,全区首个家庭养老(照护)床位服务中心在大宁路街道挂牌成立,通过发挥“在场优势”,让有需要的静安老人和家属在沉浸式体验和面对面沟通中,进一步了解该项服务。

家庭养老床位服务在静安已试点两年半

两年多前,石门二路街道的71岁钱奶奶申请参加了当时静安区面向经济困难的失能老年人开展的家庭养老床位试点服务。

2年多来,专业“享老规划师”为老人定制了涵盖基础生活照护、陪同就医、认知干预、认知照护等在内的“家庭照护床位”服务计划,并根据老人身体变化不断调整,尽可能满足其在家安享晚年的全部需求。

钱奶奶的独女也得以在长期照护中得到片刻喘息:“现在我能很放心地出门了,有他们在,我和母亲都很安心。”

作为民政部“十四五”首批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项目试点区,静安区于2021年底开始率先在全区开展家庭养老床位服务试点。

家庭养老(照护)床位,是指依托符合条件的养老服务机构,以家庭照护为基础,以居家环境适老化改造、智能化管理为支撑,将专业照护延伸至老年人家中,让老年人在家里就能享受到“类机构”式专业照护整合服务的一种养老服务模式。

“通俗来讲,就是把原本只能在专业养老机构才能提供的照护服务,直接送到老人家里。”区民政局养老科科长吕晴介绍。

与“长护险”“家政保姆”有何区别?

家住大宁路街道的龚秀兰,今年90岁了,是静安区正式推广普惠型家庭养老床位服务后的首批“尝鲜者”。

最近,龚奶奶的女儿为其申请了每天2小时的“家床”服务——由护理阿姨每天上门到家中扫地、做饭、打扫卫生等,遇到老人身体不舒服,还会为她按摩身体、热水泡脚等。

乍一看,这些“家床”服务内容

似乎与“长护险”“家政保姆”相类似,

三者之间又有什么区别呢?

记者了解到,“长护险”服务对象必须是经过失能等级评估达到符合标准的参保老人,“家床”服务则是一项普惠养老服务,对于60周岁以上、有居家照护需求的老年人,愿意自费购买即可享受服务。

同时,“家床”服务团队除配有护理员外,还配有养老顾问、护士、康复师、心理咨询师、营养师等,以团队形式提供内容更丰富灵活、服务更系统专业的个性化照护。恰好与“长护险”所提供的每周至多一次的基本生活照料和常用临床护理服务形成“互补”。

已参与“长护险”的老人

可以通过叠加“家床”服务包,补足对照护时长的需要,享受助洁、助餐、陪医、陪夜、应急救援及心理慰藉等更多服务,满足其对家庭养老的多元需求。

没有纳入“长护险”的老人

通过“家床”各类服务的提供,在家中就能实现安心养老。

以龚奶奶为例,护理员每天2小时上门服务,可以提供“长护险”不包含的烧饭、做家务等服务,专业护士定期上门提供测量血压、指导用药等健康服务,养老管家会根据老人不同阶段不同需求进行定制化服务。

“近期,我想去外地看望我的婆婆。养老管家告诉我,2小时‘家床’服务就可以调整为24小时住家服务包,全天候都会有人陪伴我的母亲,包括吃饭、洗澡、做家务、陪聊天、外出就医、晚上陪夜等各类服务都有。”龚奶奶的女儿潘苇10多年来一直和丈夫分居两地,各自照顾自己的母亲。

“外面找过住家保姆,也看过养老机构,最后都因为不放心、不舍得回绝掉了,在这个家里陪伴姆妈10多年了,她年纪越大我更是一步不敢离开。现在有了这个政府把关的‘家床’服务,我就放心了。”潘苇表示,此次推出的“家床”服务既有机构养老的专业度和可靠性,又有居家养老的灵活度与个性化选择,让她看到了能短暂回归自己小家庭、稍作休整的一丝希望。

首个区级家庭养老床位服务中心成立

共和新路1700弄65号,原是大宁路街道乐龄站点,最近又新挂上了一块牌子——静安区大宁路街道家庭养老(照护)床位服务中心,这也是静安区首个家庭养老床位服务中心,包括龚秀兰在内的11位辖区老人在这里完成了签约,并逐步开展服务。

作为实地化站点,该中心在进门左手边辟出一块空间,摆放下一张为老人配置照护服务所需的智能护理床,有需要的老人可以现场了解,也可在工作人员指导下体验离床感应、体征监测、紧急呼叫等智能化设备为老年人生活带来的安全性和便利性。

再往里走,有一间专属“家床”服务团队的办公室。在这里,养老管家会与前来咨询的老人或家属进行面对面深度沟通,根据老年人的性格、喜好、生活习惯及其他需求,形成“用户画像”以精准匹配合适的护理员,从而提高老年人的服务使用体验。

85岁的独居老人朱奶奶,喜欢外出散步,但因患有轻度认知障碍,无法独立出门,也无法自己做饭、洗澡等。根据老人实际需求,团队为其配备了一位烧饭好吃、生活照护能力强且身体较为灵活的护理员。

老人想吃什么饭菜,阿姨都有能力做出来,每天洗澡身上也弄得干净清爽。最重要的是,每天都会陪老人下楼散步晒太阳,这是老人最开心的事。

家属告诉记者,平时子女们都不和老人住在一起,自从老人患病后,大家一直担心老人自行外出不安全,因此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老人的出行,老人也慢慢变得有些郁郁寡欢。

现在,老人和我们子女的顾虑和问题,都解决了!

遇到不爱出门的阿婆,会安排性格温和、愿意倾听、有耐心的护理员上门服务;针对爱干净、有较高精神需求的人民教师,会安排注重细节、较为健谈的护理员;对于患有渐冻症数年、处于完全失能状态的老人,会选择专业护理技能和身体素质都更加突出的护理员……通过专属的养老管家,“私人定制”居家养老服务方案,切切实实地为老人提供满足其需求的服务。

据悉,包括大宁路街道家庭养老(照护)床位服务中心在内,目前静安区共有8家养老机构提供普惠型家庭养老床位服务。

一般来说,服务形式可分为计时服务、陪夜服务和住家服务三种模式,服务内容包括菜单式点单服务、组合服务包或定制化服务套餐,服务费用则是主要根据实际评估和老人的服务需求而定。

以大宁路社区长者照护之家的家庭养老服务床位中心为例,提供660—8820元之间不等的服务套餐供选择

作为“五床联动”重要一“床”

签约老人可享医养、康养绿色通道

2023年,静安区在全国首创“五床联动”居家和社区整合型照护服务模式。该模式中,家庭养老床位是最为核心的“一床”,与养老机构床位、家庭病床、医疗病床和安宁疗护病床“四床”之间通过服务转介、信息互通、资源共享的联动模式,形成老年人有序分级诊疗、康复和养老的医养康护闭环。

“签约‘家庭养老床位’的老人,可享受‘五床联动’服务!”吕晴介绍,当签约“家庭养老床位”的老人身体状况发生变化时,提供“家床”服务的养老机构就会及时与“五床联动”成员单位对接,完成健康档案流转,并开通绿色通道,建立家庭病床,或转至医疗病床。一旦老人健康状况好转,就可通过绿色通道再转回家庭养老床位。而当老年人临终时,也可优先入住社区的安宁疗护病床,享受临终服务,从而实现居家养老的老人也能享受到治疗期住院、康复期护理、稳定期生活照料,以及临终关怀一体化的健康养老服务,解决后顾之忧。

92岁老人叶秀颐与老伴,一同签约了石门二路街道“家庭养老床位”服务。两位老人是纯老家庭,子女长期不在身边。考虑到两位老人身体均比较硬朗且能自理,“家庭养老床位”顾问为他们量身定制了一套基本养老服务。

如,为老人家庭配备了紧急呼叫“一键通”设备,当意外发生时,可得到及时救助;两位老人都有慢性病,护理员每周会上门服务两次,为他们测量血压、血糖;签约家庭医生,由其根据护理员的反馈,为老人调整用药。

某天,叶奶奶不慎跌倒骨折,老伴无力照顾她。在“五床联动”模式下,“家庭养老床位”顾问把她安排到社区长者照护之家休养,由专业照护人员照护她的起居,待她身体基本恢复后回归家庭。如此,家庭养老床位和养老机构床位间的互转,让老人得以在熟悉的环境中实现“原居康养”。

据悉,截至目前,全区家庭养老床位服务已累计建档共793人,正在接受服务的人数约560人。

下一步,静安区民政局将积极收集辖区老年群体的反馈,推动“家床”服务更贴合老人实际生活所需;服务过程中加强监管,确保第三方服务更加高效有品质,让静安老年人的居家养老更加从容、更有底气。

小贴士:有相关需求的市民,可以通过“随申办市民云”App搜索“静安旗舰店”中的特色服务“静安养老”,查看全区家庭养老床位相关情况,查找离自己所在地址最近的家庭养老床位服务机构。

选稿:许文杰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