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
“职工驿站、爱心接力站、职工学堂......” “娘家人”都安排!
绿色青浦2024-07-09 14:48:51

“刚才一阵雨下得很大,我进来避避雨,带的水也喝完了,顺便加点热水......”忙碌了一上午的环卫工人张师傅,来到附近的徐泾镇蟠祥路安居办户外职工爱心接力站进行补给。

图片

设立户外职工爱心接力站、职工驿站,开办“公益乐学”课程,冬送温暖夏送清凉……近年来,徐泾镇总工会暖心之举不断档,通过构建服务职工体系,丰富职工精神文化生活,把一项项福利举措送到职工心坎上,用情用心做好职工“娘家人”。“我们会在各个服务阵地运行管理中,持续关注不同群体的需求,不断去想‘他们需要什么’,从而加以完善提升,真正把服务送到职工‘心坎上’!”镇总工会副主席陈一凡表示。

图片

图片

图片

爱心小站,构筑户外职工的休憩港湾

图片

“作为市政府实事项目,徐泾镇在落实完善7个爱心接力站的基础上,通过整合各条线、各基层单位资源,依托幸福社区、党群服务站、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商务园区、农贸市场、银行、通信营业厅等,将服务点位增设至11个。”据介绍,爱心接力站在软件、硬件配备上都花了不少功夫,解决了户外职工饮水供给、避暑取暖、手机充电、餐食加热、休息如厕等问题。同时还免费提供饮用水、雨伞、充电宝等用具,配置了医药箱、微波炉、冰箱等,冬季配有姜茶和女性用品等;夏季则备好清凉油、花露水、盐汽水等防暑降温物品,给户外职工们炎热的工作环境降降温。

图片

图片

图片

在徐泾镇卫三居幸福社区的一楼,也有这样一个温馨的角落。除了基础配置,增设了免费WIFI、外伤急救药箱、防暑降温用品、共享雨伞等便民服务设施,还贴心地根据季节时令提供各类养生茶等饮品。西虹桥社管中心综合管理大队队员小赵正好在换岗休息时间来到这里,他说:“平时我们在附近巡逻,换班的时候会来这边休息一下,给手机充个电,天冷喝口热茶暖暖身体,天热吹个空调降降温。”辅警赵师傅最近借调到附近增援,他说:“同事告诉我这里有个休息的地方,可以过来喝喝水、热个饭。”

图片

据卫三居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王佩香介绍:“我们社区紧邻国家会展中心,所以站点不仅为快递小哥、外卖员提供服务,还延伸到会展保障的一线工作人员,如公安辅警、综合管理队员、保洁人员等。考虑到户外工作容易发生受伤或中暑的情况,我们准备了医疗急救包和防暑降温用品,可以做一些简单的应急处理。希望依托这样一个小站点,为城市的最美守护者提供一个温馨的小家园。”

图片

图片

拓展阵地,解锁“工”字服务“新密码”

图片

职工驿站、妈咪小屋、职工学堂、健康服务点……除了为一线工人、户外劳动者建立的服务站点,镇总工会以职工需求为导向,探索解锁职工之家的阵地作用,为职工提供具有工会特点的服务功能。与此同时,因地制宜举办各类丰富多样的活动,向新兴业态、新兴群体延伸,持续擦亮工会服务品牌。

图片

镇总工会将上海工匠蒋晓东榫卯结构和恒源祥手工绒绣两个非遗项目品牌引入蟠祥路安居办幸福社区“造物工坊”,将非遗的保护与传承、传习与传播,延伸到更多的社区场景,为社区居民创造新鲜、有趣的美好体验,让非遗文化在社区开花。同时,还邀请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上海工匠获得者、劳模工匠服务队成员蒋晓东走入徐泾校园,分享自己的成长历程和对工匠精神的解读,引导广大学生树立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价值观,认真学习文化知识,锤炼技能本领,早日成长为国家栋梁。

图片

翻开镇总工会“公益乐学”课程菜单,二十余门公益课程分门别类、定期在“公益乐学”教学点开展。同时,采用“点单配送”的菜单式服务,开展“企业版”公益乐学教程,课程涵盖理论教育、职业培训、健康安全、文体活动、优秀文化、手工益智等门类,满足职工利用碎片化时间学习的成长需求。自2018年开课以来,“公益乐学”已在全镇开展了近千余课次培训,吸引三万余人次参与。

选稿:曾子檬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