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女子吃“云南小菌子”持续中毒一个月?专家:大概率吃了其他杂菌
上游新闻2024-07-07 18:53:30

|

近日,北京一女生发视频讲述自己在云南工作时吃了“见手青”中毒后,回到北京一个多月,仍有视力模糊等后遗症,还往返昆明、北京两地进行检查治疗。7月7日,这位女生告诉上游新闻(报料邮箱baoliaosy@163.com)记者,希望以亲身经历提醒一些好奇的网友,“见手青”中毒并不是像一些营销号所说只是产生幻觉看到“小人”,身体是会真的受损。相关专家也提醒,很多网友被一些视频误导,觉得中毒“见小人”是一件很好玩的事情,但真的会付出生命的代价。

|

|

郭女士讲述自己吃“见手青”中毒的经历。网络图

|

7月7日上游新闻记者联系上了郭女士,她介绍,6月1日自己到云南凤庆县进行视频拍摄工作,期间客户请她和几位摄影师在家里吃了一顿晚饭,其中一道菜是一盘有点黑糊糊的东西,“我是东北人,对云南的菌子不太了解,也看过一些吃菌子‘看小人’的视频,客户说这就是‘见手青’,是头水菌,也就是菌子季节的第一批菌子,他们自己吃了四五天都没事,我当时也以为在家里吃的会比餐馆要安全。”

|

“因为那道菜炒得有点糊,并没有传说中那么鲜美,我吃了可能8块就没吃了,到9点的时候,我突然看棚顶和屋里人就开始模糊、重影了,还有眩晕症状,开始拉肚子,才意识到我自己中毒了。”

|

郭女士回忆,自己被送到急诊时,脑子和四肢都有些发麻,“因为当时食用剂量不大,医生让我自己选洗胃或者催吐,因为有点害怕洗胃就选了喝生理盐水催吐,后来又喝了活性炭和强力泻药。”

|

|

郭女士食用的“见手青”。受访者供图

|

“第二天出院时,医生说根据情况可以再吊一天水或者出院开点药,我当时以为类似食物中毒好得很快,也不想一个人在昆明治疗,就想早点回北京,但没想到中毒症状还会反复。”这个决定也让郭女士如今有些后悔。

|

在医生建议下,郭女士休息了大半个月,每天补充电解质水,四肢发麻、眩晕、记忆力衰退等症状有所缓解,视力却一直模糊,尤其是在晚上,“现在视力勉强能达到1.0,尤其是看电脑的时候,眼睛会很不舒服。”

|

7月1日,郭女士还是决定到昆明,前往云南红会医院进行检查,这里有云南省唯一的菌中毒治疗中心,“医生认为我的症状已经不是(“见手青”)中毒的问题,一个月的时间毒素怎么也代谢完了,那一盘菜里可能还掺杂着别的(有毒的)菌。”

|

经过历时四五天的多项检查,5日,医生告诉郭女士,怀疑可能是视神经脊髓炎,建议进行腰穿检查。最终郭女士还是决定,回北京挂号住院,下周准备做进一步的检查。

|

|

郭女士7月初从北京赶到昆明做检查。受访者供图

|

郭女士刚开始在网上求助时,就引来了一些云南网友的震惊,“我们还没开始吃头水菌,外地的朋友居然就中毒了!”

|

“我在凤庆、昆明的医院都看到了很多吃菌子中毒的病人,红会医院的医生说现在医院里还有十几个因为中毒昏迷的人,我甚至在北京的医院也碰到一个网购‘见手青’食用中毒的女生,他们各种各样的症状,让我想起来就有些害怕。”郭女士表示,网络上一些营销号美化菌子中毒“见小人”,但这是一件非常危险严肃的事,自己发视频的本意是想借自己的经历,提醒大家不要因为贪图新鲜感盲目去尝试有毒野生菌。

|

科普中国特聘专家、云南省植物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委员张全星(微博ID:“植物眼”)也告诉上游新闻记者:“这个女生的症状不是‘见手青’中毒,很大概率这个女生还吃了其他的杂菌。”

|

张全星表示:“并不是说吃‘见手青’中毒了,就一定能够看得到‘小人’,‘小人国幻视症’仅仅是多种‘见手青’中毒症状的其中之一。”张全星介绍,作为神经精神型毒菌,兰茂牛肝菌(“见手青”学名)中毒的典型症状是腹泻,其他的症状还包括头晕,还会出现抑郁的情况。

|

|

郭女士的检查结果。受访者供图

|

张全星认为,现在很多网友或多或少都有些求新求异、追求刺激的心理,觉得吃“见手青”见“小人”是一件很好玩的事情,还有博主在网络上开玩笑要吃凉拌“见手青”,很多外地的网友就会被误导,如果网友真的尝试了,可能会付出生命的代价。

|

7月5日,一名全网300多万粉丝的女网红田某某在某短视频平台发布生吃野生菌“见手青”被送医的视频,被平台核实为摆拍造假,被平台给予禁言30天等多项处罚。

|

“‘见手青’本来就是毒菌,某些视频去宣传吃有毒的东西,伦理道德、宣传导向就是不对的。”张全星说。

|

“做北京检查的时候,一个B超医生很不解地问我,‘见手青’真的有这么好吃吗?”郭女士说,一想到身体受到的损害,自己付出的费用、精力、时间成本,“知道是这样的结果,再好吃也绝对不值得。”

|

上游新闻记者 汤皓

|

编辑:徐远哲    责编:李洋,龙春晖     审核:冯飞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