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
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从理论到实用,AI的可感、可知、可及
澎湃新闻2024-07-06 15:28:00

7月4日至7月6日,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正如火如荼地进行。500余家参展企业,展览面积超5.2万㎡,展品数量超1500项,首发一批备受瞩目的创新产品。本次展会围绕核心技术、智能终端、应用赋能三大板块,从大模型应用到人形机器人,从前沿技术到虚拟现实,AI正变得更加可感、可知、可及。

7月4日,在上海世博中心会场大门前,观众在入场。

7月4日,上海,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会,观众参观国家地方共建的“十八金刚”人形机器人先锋阵列。

可感·大模型落地

展览现场呈现大模型应用的生动图景。智子引擎针对各行业数据及特点推出的大模型Agent服务,将AI技术融入日常工作;文生文、图生图、图生视频,大模型拓宽“视界”领域;与古代数学家对话交流,与传统中国成语“同频共振”,展览现场变身“模力奇域”。打破边界,连接古今,科学和艺术水乳交融。

7月5日,上海,展会上展示的国产自研通用多模态大模型。

“古今对话:数学与AI的交响”应用体验项目。

展会上打造多样应用场景,“奇域”造就奇遇。模型落地生活,数据服务人民,前沿技术正变得可感可亲。AI技术创新成果遍地开花,大模型多元利用如雨后春笋,从审美到实用,AI不再是看不见的数据,而是可以预见的未来。

7月4日,上海,观众体验虚拟融合演播厅。

会动的古画《韩熙夜宴图》。

7月4日,上海,观众体验古籍书本修复。

7月5日,上海,“商汤科技”展台,观众正在观看秒画生成的AI图片。

可知·机器人场景

大会展览重点打造人形机器人专区。本次大会展出人形机器人25款,现场发布全球首个全尺寸开源公版人形机器人“青龙”,以及国内首个全尺寸人形机器人开源社区。多个企业带来多款智能机器人,引领观众进入一个由智能驱动的未来世界。

7月5日,上海,达闼机器人与观众互动。

7月5日,上海,自主行走的机器人在巡游展示。

7月4日,上海,观众参观特斯拉推出的第二代擎天柱(Optimus)人形机器人。

7月4日,“玄武”工作人员在展示手势控制机器人操作流程。

7月4日,上海,天链机器人在表演。

7月4日,上海,观众在观看云深处科技的机器狗进行登楼。

7月4日,上海,商汤科技元萝卜AI下棋机器人。

7月4日,上海,达闼机器人在给观众测量体温。

7月4日,上海,参观者触摸人工智能展台上展出的机器人手。

7月4日,上海,傲意科技展位展示机器人灵巧手。

人形机器人给予抽象数据以具体实体,赋予复杂理论以简单工具。金属铁铜是它们的皮肤,线状网络是它们的神经。碰触它们的手指,感受技术的先进;交握它们的掌心,期待文明的共鸣。

从炫酷到实用,机器人不再是冰冷的钢铁,而是探索更多未知的好奇。

7月4日,上海,外国观众与特斯拉“赛博越野旅行车”合影。

7月4日,上海,观众在参观亿航的无人驾驶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

7月4日,一名参观者穿上“智能外骨骼”轻松举起数十公斤的水袋。

可及·智能化终端

大会展览汇聚一系列终端新物种,遍及民生、教育、媒体娱乐等多个领域。小猿学练机“以练促学”,融合AI大模型与墨水屏,提供全新数字化学习体验;戴尔科技、联想带来以AI PC为代表的多款AI终端产品,加快推动AI落地;穿戴设备XREAL“智能AR眼镜XREAL Air 2 Ultra”等系列产品,现场演绎数字现代生活新风貌。

7月4日,在猿力科技展台,孩子在体验“编程智能硬件”。

7月4日,上海,参观者体验XREAL Beam Pro眼镜。

7月5日,上海,“腾讯”展台上,观众体验全息视频6DoF。

7月4日,上海,一位艺术家穿着带有运动传感器的连衣裙来控制AI图像,以跟随她的表演。

AI打通终端产品,有如“春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使技术与人们彼此贴近。无人驾驶技术逐渐普及,元宇宙场景不断被提起,虚拟与现实交融,智能与终端“智慧”合作。

从理论到实用,AI不再是可望不可即,而是生活的点点滴滴。

7月4日,上海,参观者经过“懂你的AI助手”字样的eduction AI展台。

*本文综合 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官网u0026nbsp;视觉中国 新华社

作者:澎湃新闻记者 薛晶 实习生 闫忻忻
选稿:郑闻文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