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看百年家书中的红色基因,赏江南评弹里的家风传承
上观新闻2024-07-01 21:14:00

为弘扬新时代良好家风并传承家风中的红色基因,7月1日至10月7日,“家风中的红色基因,从家书中见百年家风”——红色家书特展在1925书局3楼举办。

家风在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文明中有着重要地位,从春秋时期起儒家文化著作中就有家风相关描述,直到西晋,“家风”一词首次在文学家潘岳的诗中出现。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在这百年间的家书中,得见革命先辈的血泪和家国情怀。此次展览精选百年间30余封重要家书内容展出,这些家书或写时局之变,或写家庭琐事,有堪抵万金的战火家书,也有触目惊心的狱中遗笔,部分家书可称为书法作品,笔画间还能让观众欣赏方块字的字形美。

上海评弹团演员参观展览

一封封家书串联了百年时空,流淌着上海这座城市的红色血脉。此次特展由虹口区妇女联合会指导,商务印书馆虹口分店和1925书局主办,带领观众走进红色家书的世界,以展为媒,进一步深度了解家风中的红色文化。1925书局三楼展览区域还特别设置了“家书书写处”,看完展览,参观者可以提笔写下属于自己的一封家书,活字印刷板块则隐藏了展出家书中数位家书作者的姓名,等待参观者发掘。

1925书局三楼展览区域特别设置了“家书书写处”。

为更好宣扬家风中的红色基因,6月30日,上海评弹团来到1925书局,举办“严母教子显家风”评弹专场。国家二级演员钱晏主讲并参演,国家二级演员徐一峰、上海评弹团青年演员姚依依及郝骅共同参演。演员们围绕家风主题为观众带来弹词开篇《岳母刺字》、弹词选曲《珍珠塔·诉恩人》、弹词选曲《蝴蝶梦·梦蝶》以及弹词选回《杨乃武·夏母训子》,以评弹艺术的形式演绎历史故事中蕴含的优良家风传统。

上海评弹团带来“严母教子显家风”评弹专场

“还我河山把金寇灭,精忠报国岳家军”,岳母刺字的故事流传甚广,既是长篇评话《岳飞》中的经典回目,又是弹词名家朱雪琴先生的经典开篇。弹词开篇《岳母刺字》以铿锵激越的琴调诠释岳母为救国不怕牺牲的豪情,融入俞调、陈调等唱腔特色,岳母刺字、训子的场景栩栩如生,人物形象分明,抗敌救国的壮志豪情也油然而生。

《珍珠塔》的故事,在江南一带家喻户晓广为流传,和《梁祝》《红楼梦》一样,是多个南方剧种的常演剧目,深受观众喜爱。长篇弹词《珍珠塔》是苏州弹词传统书目中一部历史悠久的传统书,风行已有二百余年,全盛时江浙沪有多达九十多档艺人同时在弹唱该书。《诉恩人》唱段,一气呵成地表现了方母如何教导儿子方卿做有情有义的君子。

上海评弹团带来“严母教子显家风”评弹专场活动

上世纪五十年代,上海评弹团将关汉卿的《蝴蝶梦》改编成中篇评弹,讲述作恶多端的葛彪打死了乡农王老汉,三个儿子为父报仇后争相顶罪,包拯在难以抉择下,依靠一只梦中蝴蝶引发的灵感作出判决的故事。

评弹长篇书目《杨乃武与小白菜》上世纪初根据清末杨乃武冤案的实事编演,成为评弹传统书目中久演不衰的经典。《夏母训子》选回讲述刑部侍郎夏同善在母亲的教导下,不顾自身安危,为杨乃武沉冤昭雪的故事,也体现了“好家风要弘扬”“为官者须担当”的精神。

上海评弹团带来“严母教子显家风”评弹专场活动

据介绍,1925书局将持续开展家风教育系列活动,店内二楼开设“家风纪行·美德寻迹”1925书局陈云家风馆,日后还将组织开展“廉洁家风”主题讲座、“家书书写体验”、“小小讲解员”、“家风故事宣讲比赛”等活动。

“家风纪行·美德寻迹”1925书局陈云家风馆

作者:施晨露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