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夜读 | 陈釭:呛蚊诗
新民网2024-06-30 20:30:00

仲夏时节,江南一带总有段不爽的梅雨天,潮湿闷热自不消说,蚊子的搅扰时亦令人平添烦意。

蚊甚卑微,庄子《天运》篇抱怨:“蚊虻噆肤,则通昔不寐矣”,故从古至今众皆恶之,驱赶拍打、封帐裹衫、焚香抹露、除秽喷药,可谓招数迭出。憎蚊似仇,百姓撸袖灭之,文人写诗呛之,其中不乏弦音隽语,寓意辛辣。唐刘禹锡《聚蚊谣》诗云:“沉沉夏夜兰堂开,飞蚊伺暗声如雷。嘈然欻起初骇听,殷殷若自南山来。喧腾鼓舞喜昏黑,昧者不分听者惑。露花滴沥月上天,利嘴迎人着不得。我躯七尺尔如芒,我孤尔众能我伤。天生有时不可遏,为尔设幄潜匡床。清商一来秋日晓,羞尔微形饲丹鸟。”同朝皮日休《蚊子》诗云:“隐隐聚若雷,噆肤不知足。皇天若不平,微物教食肉。贫士无绛纱,忍苦卧茅屋。何事觅膏腴,腹无太仓粟。”刘、皮不愧文学大家,借此七言或五言诗句,历数蚊子罪孽兼刻画文士恼怒,入木三分。北宋范仲淹《蚊》云:“饱去樱桃重,饥来柳絮轻。但知离此去,不用问前程。”寥寥四句,形神俱足,举重若轻,一针见血。至于驱蚊,南宋陆游《熏蚊效宛陵先生体》取法平易:“泽国故多蚊,乘夜吁可怪。举扇不能却,燔艾取一块。”元末散曲家宋方壶作曲讥蚊:“妖娆体态轻,薄劣腰肢细,窝巢居柳陌,活计傍花溪。相趁相随,聚朋党成群队,”“快稜憎嘴似钢锥。透人,骨髓,满口儿认下胭脂记”,话中带话。清朝蒲松龄《驱蚊歌》则云:“炉中苍术杂烟荆,拉杂烘之烟飞腾。安得蝙蝠满天生,一除毒族安群民。”取法相近,聊解侵害,驱蚊安民,言简意赅。

清人袁枚《随园诗话》载:“余夏间恶蚊,常误批颊甚痛,而蚊乃飞去。偶读叶声木《谯蚊》诗,不觉大快。诗曰‘……长喙不择肉,呼吸若乳儿。怪底入夏瘦,毛孔成漏卮。安得通身手,左右时交挥!’”文字颇发噱,所道乃实情。《随园诗话》辑有多首呛蚊诗,姑苏隐者殷如梅《憎蚊》云:“以启其毛,何堪供汝流歠,不濡其味,亦且惊我虚声。”又录昔人骂蚊句:“满腹经营饱膏血,可知通夜不眠人?”认为其“能道人意中事”。甚至还引佚名童子《讨蚊檄》诗:“成群结队,浑家流贼之形;鼓翅高吟,满眼时文之鬼”,评价“语虽恶,但有风趣”。袁枚本人曾作过一首《秋蚊》诗:“白鸟(指蚊子)秋何急,营营若有寻。贪官衰世态,刺客暮年心。附煖还依帐,愁寒更苦吟。怜他小虫豸,也有去来今。”袁氏素擅借题发挥,由此亦可见一斑。

今人殊疾蚊,但已鲜见以诗作呛,检视先人呛蚊诗,觉得蛮有看点,至于能否从中读出更深的意蕴,见仁见智咸由人。(陈釭)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