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北大数学教授袁新意证实《姜萍事件的疑点分析》为他所写:姜萍自证清白容易
澎湃新闻2024-06-28 09:08:00

近日,江苏省涟水中等专业学校在读生姜萍因在全球数学竞赛中的成绩受到关注。6月27日,关于北京大学北京国际数学研究中心袁新意教授的文章《姜萍事件的疑点分析》在网络上流传。27日深夜,袁新意回应澎湃新闻表示,文章确实是他所写,不过婉拒了记者进一步采访。

《姜萍事件的疑点分析》一文是袁新意于27日凌晨3点多发布于知乎。他在文中说,6月14日,当他看到网上关于姜萍获得阿里巴巴数学竞赛初赛第12名的报道时,他为姜萍取得这样的成绩而高兴,为中国出了这样一个数学天才而激动。16日,当他继续关注姜萍事件时,看到了很多质疑姜萍的成绩的文章。他本来不相信,但是习惯性点开一看,发现有些文章的确是非常理性地提出了各种疑点,他对这个事件的看法很快就产生了变化。

袁新意提到,他希望大家能够冷静地对待这件事情,就事论事,不要上纲上线,不要相互攻击,也不要攻击姜萍或其他的当事人。

针对姜萍成绩的真伪,袁新意在文中提出了几个疑点:一是,一个初中毕业生是否能够在两年的时间内学完高中数学和本科数学,并且能够在初赛中考出93分?二是,宣传视频中的板书出现了13处问题,可以断定,书写这个板书的人的数学水平至多是高中水平,完全没有学过数学分析,更不用说视频里提到的Evans 的PDE教材这种以数学分析为基础的数学系研究生课程。三是,这个板书是不是姜萍写的?是否有人代写,或许阿里巴巴可以出来澄清。四是,作为一个中专生,有多少机会能够坐在电脑前面写如此耗时耗力而不促进数学水平的LaTex?五是,在阿里巴巴发布的第一版视频中,姜萍将谢惠民的“数学分析”说成了“数学方面”。而阿里巴巴后来发布了修改后的视频,新的视频将“数学方面”改成了“数学分析”。

袁新意在文中分析了作弊的可能性,“我们所依赖的逻辑分析并不能算实证。理论上,姜萍依然可能是被冤枉的。”

“如果姜萍有真才实学,而她想要证明自己的清白,那是非常容易的事情,因为数学的会与不会是非常容易判定的。”袁新意写到,姜萍只需要在网上直播讲解自己初赛的题目是怎么做的,并且回答网民的一些相关的问题,便可自证清白。如果她不喜欢采用这种不够严肃的方式,毕竟网上人杂意外多,那么她可以找3-4个知名的数学教授,组织一个正式的数学面试,只需要半个小时就可以证明她的实力。数学界的大部分教授(包括他自己)都很乐意参与这个面试,并且在确认姜萍的学识后在她的学业上帮助她。如果以上提议姜萍都觉得不合适,他将以个人的名义邀请姜萍来北京大学访问,和她讨论数学或者将来的职业发展,费用由他来承担。

谈及初衷,袁新意提到,数学研究者们喜欢清静,也需要清静才能潜心地做学问。他希望这件事情能够尽快水落石出,还大家一个公道,还数学界一个清白,还数学界一片净土。

北京大学官网显示,袁新意现任北京国际数学研究中心教授。他是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2000级本科生,2003年获学士学位,2008年获得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数学博士学位,同年获Clay Research Fellow,在美国克雷研究所做博士后研究工作。2011年至2012年,他在普林斯顿大学任助理教授,2012年起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任助理教授,2018年7月起任副教授,2020年1月入职北京大学。

袁新意的工作领域是数论和算术几何,主要的工作方向是Arakelov几何、丢番图几何、算术动力系统、志村簇与L函数。他在这些方向都有突破性的工作,被认为是相关领域的国际领军数学家。袁新意是著名的“北大数学黄金一代”成员,回国后,他将相关领域的工作继续推向前进,特别是与合作者一起,发展了adelic线丛的理论,完成了几何Bogomolov猜想和整体域上的一致Bogomolov猜想的证明。

针对舆论对姜萍的质疑,6月27日,涟水县教育体育局答复称:一、网传姜萍在学校月考中的成绩——83分的截图属实。二、姜萍参加的数学竞赛由阿里巴巴达摩院组织实施,关于竞赛的情况请向阿里巴巴达摩院核实。三、姜萍预赛使用的电脑是借的。四、学校对涉嫌个人隐私的零食等问题不清楚。

有网友在“涟水县-领导信箱”栏目留言建议,希望当地政府能组织一场座谈会,邀请几位数赛靠前的参赛者及姜萍同学一起聊聊阿里数赛,打消质疑。对此,涟水县教育体育局反馈表示,将充分考虑这一建议。

作者:澎湃新闻记者 吴怡
选稿:郑闻文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