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上海中心城区最大规模保障性租赁住房平稳入市,背后离不开这一工作机制
上观新闻2024-06-28 07:54:00

去年9月,来自顺丰、圆通等快递公司的骑手住进了长宁区为新就业群体打造的公租房晨建公寓;今年,居住其中的快递小哥石俊松在党组织的关心和培养下,实现了从派送员到网点经理、高中生到大专生、单身青年到温馨家庭、群众到入党积极分子的成长蜕变,是长宁区新兴领域党建全覆盖工作成效的生动写照。

6月27日,长宁区召开增强超大城市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工作推进会,会上《长宁区关于推进新兴领域党建全覆盖工作的实施方案》正式发布,同步成立长宁区凝聚力工程学院,并围绕“初心共筑、发展共赢、治理共促、民生共担”发布20个区域化单位党建赋能项目,通过属地党组织统筹资源、部门党组织调度资源、区域单位党组织融通资源,不断深化协同开放和共治共享。

百秋尚美集团2019年落户长宁,在“数字长宁”的产业积淀中迅速发展为区内乃至上海的数字经济龙头企业,目前为超过120家国际中高端时尚品牌提供一站式数字化零售解决方案。企业联合创始人胡少群的另一身份,是百秋尚美集团党总支书记。2022年,百秋升格为党总支,下辖新网商党支部、容么么党支部、新洛杰斯党支部等3个党支部,共有61名党员,平均年龄31岁。

如何带领好这支年轻有活力的党员队伍?胡少群以大家熟悉的主播行业为例,目前百秋旗下的“容么么直播中心”拥有100多个直播间、200多位专业主播,平均年龄仅25岁,80%以上都是本科及以上学历,具有流动性强、受关注度高等职业特性。集团党总支抓住长宁区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契机,在网络直播行业中率先成立党支部,并设立“党员直播间”,充分发挥党员在传递网络正能量中的先锋模范作用。眼下,由党员高管带头、党员骨干技术攻坚的先锋队、示范岗,正对企业的全渠道中台、运营中台、数字化中台等多个服务板块开展技术攻关,研究AIGC(生成式人工智能)大模型在电商运营领域的业务场景落地。

在楼宇资源密集的江苏路街道,街道党工委正通过全员式投入、全域化排摸和全要素掌握,以“六边形”多元联动形成条块协同,探索建立最前沿党支部。“全覆盖工作面大量广,需要一支坚强有力的队伍和高效运转的工作机制作保障。”江苏路街道党工委书记徐玲介绍,街道整合了机关干部、居委干部、党群服务、行政监管、社会力量、志愿骨干等六方力量,打造了“六边形”组团式服务小组。同时,在街道四个网格成立四个“凝新”党支部,补位覆盖沿街商铺、弄堂小店等“小个专”人群,实现党组织功能在“围墙外”的有效发挥。

位于虹桥商务区核心区域的虹桥人才公寓,是目前上海中心城区中体量最大的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总面积达38.9万平方米,提供5400余套房源,还设置了约3万平方米的服务配套商业。5月22日,项目西地块和南地块3598套房源开放线上申请,首批住户已陆续入住。东地块的建设正在推进,预计2025年底前竣工。

新长宁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倪尧介绍,面对住户体量大、层次多、领域多的新型居住形态社区,集团党委创新形成了集开发、运营和物业管理“三位一体”的管理新模式。同时,会同属地的新泾镇党委,探索了“全网络、全周期、全领域”的“三全”模式,共同研究成立虹桥人才公寓党支部,实行“双向进入、交叉任职”等机制。集团总部优秀青年还成立了一支“虹桥人才公寓青年突击队”,着力打造善作善成的骨干服务队伍。

位于延安西路的海粟文化广场是近年来上海新型商办文化综合体的代表,目前已有李宁、帆书、电通、禾赛等知名企业入驻。倪尧介绍,园区从资源规划布局、业态功能整合、城市空间展现、社交人群链接等角度出发,延续了“刘海粟”这一IP的人文历史积淀。同时,新长宁集团深化功能性街区党建新模式,与华阳路街道探索以海粟文化广场为核心,对周边街区实现一体化运营,计划成立海粟文化街区党委,立足海派文化艺术街区和环东华时尚创意产业集聚区的定位,融合“党建+治理”“党建+人才”“党建+服务”“党建+公益”“党建+文化”等综合服务功能,带动园区、社区、校区和街区同步跃升。

作者:舒抒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