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复旦首位盲人研究生毕业,“她活成了一束光”
上观新闻2024-06-21 21:35:00

复旦大学第一位盲人研究生朱苓君毕业了!6月21日,朱苓君就读的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与她即将入职的无锡市特殊教育学校签署实践基地合作备忘。

梳着马尾,身着黑色长裙,24岁的朱苓君娴静地坐在会议室,脸上是淡淡的笑容。

“用我们社工的话来说,她活成了一束光,这束光照亮了她自己,也照亮了他人。”她的导师、复旦大学社会工作学系主任赵芳教授说。

【“有担忧,但没有犹豫录取她”】

朱苓君出生在江苏无锡,双目先天失明。4个月大时,通过手术获得了一些光感,但周围的世界于她而言只是一个模糊的轮廓。父母将她送到了上海市盲童学校,凭借着自身努力,她考入了华东师范大学,并以优异成绩保送复旦大学。

回想两年前的面试情景,赵芳坦言“知道她的情况后,我们有担忧,但没有犹豫录取她”。

因为,“她对知识的渴望,深深感染了我。作为百年名校,复旦所孕育出来的深厚人文情怀和它的包容,足以让我们去做这件应该做的事情。我本人是社工专业,专业理想就是扶困济弱,它所赋予我们的不是坐而论道,而是起而行之。”

随后,学校和学院的一系列动作,让赵芳感叹“虽在意料之中,但又出乎意料”。

朱苓君的宿舍被安排在了一楼,浴室和洗手台加装了扶手,楼外新设了无障碍通道。学校将她选修的多门专业课地点改到离她宿舍更近的第四教学楼,她经常去的教学楼洗手间张贴了盲文标识。学院还派人到她就读过的几所学校去了解情况,成立了由学院党委书记尹晨牵头的工作专班,制定了首位盲人研究生的综合帮扶计划。

【没有缺过一门课】

“这个孩子真的是很勤奋,非常有毅力,没有缺过一门课。”赵芳说。为跟上班级学习进度,朱苓君总是提前向老师要来课件,课前仔细预习。硕士论文改了十几稿,也毫无怨言。

“只有唯一的一次,她说压力太大了,问我能否延迟毕业一年。”赵芳笑着回忆。

提及此事,荣获复旦大学优秀毕业生的朱苓君有些腼腆:“我本来想延迟毕业一年也许会学得更好,没想到在老师鼓励下,不用延迟毕业同样学得好。我一直觉得,赵老师对我的信任比我对自己的信任还要强得多。”

在复旦求学过程中,朱苓君最想感谢的人就是赵芳:“上课总是金句迭出,精彩纷呈,充满了思辨和哲理。她经常晚饭都来不及吃,随便啃一口面包,就忙着辅导我。我虽然看不到她的模样,但在我心中她就是最美的老师。”

赵芳(右)在辅导朱苓君

毕业之际,朱苓君送上了精心准备的贺卡:“成为您的学生是我的幸运,我将牢记您的教诲,以您为榜样,让爱传递,爱您!”

【期待帮助盲童实现人生更多可能】

朱苓君平时的学习,主要依赖电脑和手机上的读屏软件,但家庭治疗课、统计课等涉及许多图表,读屏软件对此无法识别;她可以在电脑上写论文,但无法排版;查文献于她而言,则更加困难……

这时候,她的身边总是不缺乐意帮助她的人。

点滴关爱,懂事的朱苓君都一一记在心里。

她经常随身携带着糖果小礼物。天气好的时候,就自己拄着手杖去上课。去新华医院实习,同学送了两次后,她主动提出可以自己去,因为她暗暗记了路。

她还不断寻找让爱传递的方式,加入复旦大学博士生讲师团,对接盲童来学校听音乐会,在集体活动中拉上一曲二胡。在微软和辉瑞实习时,助力招聘部门吸纳残障者,提升办公无障碍环境,以力所能及的方式减少普通人对残障者的刻板印象。

复旦大学社会工作学系曾经举办过一次荧光夜跑,让人惊讶的是,朱苓君在同学帮助下走完了全程。

正如她的人生不断刷新着“更多的可能”,如今她将回到家乡从事特教事业,“我希望从事信息技术教学工作,帮助盲童实现人生更多的可能。”

作者:黄海华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