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短视频博主靠谩骂他人引流吸金,获刑8个月并被封号
央视新闻微信公号2024-06-22 07:29:41

摆拍造假,出格挑战……如今,一些网络“自媒体”博主,为博流量、吸粉变现,可谓突破底线。在江苏南通,一位名叫季某的男子就试图通过低级粗俗的脏话博取关注,最终被判刑。

靠肆意谩骂博取流量

骂人后立刻私信对方求合作

“南广场北广场,差点送到你xxx,爆竹一放,亲戚朋友都喊来。”

这位咬牙切齿骂出脏话的男子名为季某,网名“秦汉”,在他发布的视频里,大多充斥着不堪入耳的脏话。

季某认为他通过辱骂粉丝量多的主播,可以提升自己的粉丝流量,抱着“黑红”也是红的想法不断哗众取宠。一些本地网红直播时,季某还会追着跟其连麦展开骂战,企图通过这样的方式增加人气,获得打赏。

添油加醋地攻击,肆意妄为地谩骂,季某的嘴里脏话连篇,黑白颠倒。面对网友的质疑和举报,他竟将这些视作增加热度的机会。

为达到流量变现的目的,季某不断更新辱骂视频。但在私下,他却试图与被辱骂的博主沟通,以炒作为名义,邀请他们一起合作博流量。面对季某做戏的邀请,许多博主都没有回复,也有一部分婉言拒绝。

但季某立即推销起自己的“黑红”套路,称他想打造的是“独一无二的人设,先黑再白”。季某说,如果聊天框对面的博主不为所动,他就会再去私信下一个人。

当事人涉嫌侮辱罪被追诉

获刑8个月并被封号

季某借“黑红”套路找人合作蹭流量的低俗行为不仅没有让他“火出圈”,反倒作茧自缚,承担了相关法律后果。

2023年6月,在接到大量网民和群众的举报后,南通警方以季某涉嫌寻衅滋事罪立案侦查,并商请检察机关依法介入。经审查明,季某视频辱骂侵害对象共计7名,且均为本地区有一定网络影响力的人员,视频总计45部,传播范围达到62万余次。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联合发布的《关于依法惩治网络暴力违法犯罪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指出,在信息网络上采取肆意谩骂、恶意诋毁、披露隐私等方式,公然侮辱他人,情节严重,符合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规定的,以侮辱罪定罪处罚。

当地检察机关了解到案件相关情况后,分析认为:季某的行为不仅公然损害了7名被害人的人格权和名誉权,而且这些辱骂视频在网络上得以传播,影响恶劣,应当按侮辱罪予以追诉。

今年3月,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人民法院公开开庭审理了该案件。法院审理认为,被告人季某为提升网络流量及关注度,在网络上四处挑衅,对多人进行肆意谩骂、恶意诋毁,情节严重,危害社会秩序,构成侮辱罪。考虑到其归案后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并签署了认罪认罚具结书,依法当庭宣判:

被告人季某犯侮辱罪,判处有期徒刑8个月,缓刑1年;

禁止被告人季某在缓刑考验期内从事与网络直播有关的经营活动,其抖音账号也被封禁。

平台要加强信息审核和监督管理

网民应主动投诉举报低俗视频

今年4月23日起,中央网信办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为期两个月的“清朗·整治‘自媒体’无底线博流量”专项行动,聚焦“自媒体”无底线造热点蹭热点,制造以假乱真、虚实混杂的“信息陷阱”等突出问题。自专项行动开展以来,一批又一批违法违规的“自媒体”被封号乃至受到法律制裁。

对于这种利用不当手段追逐流量的博主,平台应如何监督和管理?阻断无底线博流量传播链,又该如何有效规制?

中国互联网协会研究中心副主任吴沈括认为,平台需要加强信息审核,主动发现并处置不当内容,阻断无底线博流量的传播链:

通过有效的技术和算法,对于异常的情形及时发现,尽早处置;

加大人力巡查的投入力度,发现并处置非法现象;

在接受和处理投诉举报时,要有更为快速的反应机制,降低此类现象所带来的消极后果。

专家也指出,对于这种无底线博流量的短视频博主来说,互联网不仅是一个“发泄场”,更是一个“生意场”,想要让他们在网络上没有“市场”,网友们在刷到此类博眼球的博主时,可以随手按键举报,让这种低俗视频失去生存的空间。

网络绝不是法外之地

公众应依法、依规、合理使用互联网

不要企图为流量而突破底线

作者:综合
选稿:朱雯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