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李慧鑫:从大山深处“飞”出来的哈尼族空姐
上海长宁2024-06-21 15:54:15

她是在对口帮扶中走出大山的幸运儿,在工作中保持护卫蓝天的初心;她亲和细心,用真情和爱心温暖每一位旅客……她,就是春秋航空客舱服务部的敬业奉献模范、第一批红河乘务员——李慧鑫。本期“长宁区道德模范先进事迹巡礼”,一起来了解这位护卫蓝天的民航青年李慧鑫。

从大山深处飞出的凤凰

来自于云南红河州的李慧鑫是一位哈尼族姑娘,毕业于云南经贸外事职业学院,现任春秋航空客舱部春秋之翼示范组红河班组组长。

2018年,李慧鑫和刚刚离开象牙塔的应届毕业生一样,在迷茫中急于证明自己。回想父母的含辛茹苦,李慧鑫也期望早日回报父母,让家里过上好日子。其间,她对比了不少单位,查阅了很多资料,无意中得知,春秋航空响应国家脱贫攻坚的号召,在长宁区对口帮扶的红河州招募乘务员。经过严格的面试和考核,李慧鑫脱颖而出,成为了一名客舱乘务员学员,走出大山,开启了在上海的全新生活。

“参加乘务培训前,我曾以为,空乘就是在飞机上给旅客送餐端水,而培训主要就是仪表仪态服务的学习。”李慧鑫表示,正式培训虽然只有短短三个月时间,但每个人都要通过高强度的学习考核。期间,李慧鑫发挥自己的学习优势,在课后给其他同学讲解理论知识。空余时间,李慧鑫还带领同学们一起进行实操练习,并主动与知识较为薄弱的队员互帮结对,最终帮助其顺利通过考核。

2019年,李慧鑫结束学员的身份,正式开始独立飞行。“我时刻提醒自己,要永远保持一颗护卫蓝天的初心。”李慧鑫说,“这份工作来之不易,自己从一个连民航三字代码都没听说过的民航小白,到现在总飞行时间已有3000小时。”如今,李慧鑫在工作中积极主动、服务热情,多次收到旅客的表扬信,其突出表现也得到了部门领导的肯定。

用真情服务温暖旅客

飞行是一个充满挑战的工作,李慧鑫坚守运行安全的准则,以真情真意服务每一位乘客。近5年的飞行经历,不乏一些印象深刻的故事。

有一次,李慧鑫执行上海虹桥至乌鲁木齐的一个航班飞行。乘客登机时,一位首次坐飞机的旅客询问是否提供餐食和水。李慧鑫耐心回复道:“您好,机票内不包含餐食,座椅前方口袋里有机上菜单,可以选购米饭套餐和小吃饮料;矿泉水需要购买,但我们可以为旅客提供温水,有需要随时告知我们……”旅客了解后,虽没当即提出需求,但李慧鑫还是记在了心里。在做完安全演示后,李慧鑫便主动给该旅客送去了一杯温水,旅客非常感谢并对乘务组的服务表示满意和赞赏。落地后,该旅客给公司寄了表扬信,特别称赞了李慧鑫的服务意识和优秀的职业素养。

还有一次,李慧鑫在执行浦东至湛江一航班时,机上一位小伙子在起飞前,多次拉着李慧鑫询问“什么时候落地?”李慧鑫看小伙子满头大汗、坐立不安,敏锐地察觉到问题并不简单。于是,李慧鑫为他送来温水,仔细检查他的安全带是否扣好系紧,平复他的情绪。平飞后,李慧鑫第一时间来到该乘客身边,关心他的情况。李慧鑫发现,此时,乘客脸色稍缓,但嘴唇还是有点发白,原来,他有非常严重的恐高症,若非急事出差,也不会选择坐飞机。李慧鑫先引导他从靠窗座位调整到靠走廊的空位上,再拿了一份杂志让他分散注意力,又为他续了一杯温水,告诉他带上耳机听听音乐,也许会让时间过得更快……在李慧鑫的帮助下,乘客的情绪慢慢稳定下来。落地后,该乘客非常激动地向李慧鑫道谢,后来还致电表扬了她。李慧鑫则谦虚地表示:“我只是做了我应该做的。”

5年的时间里,李慧鑫的手机相册里攒了很多和旅客们的合影。每一张照片都承载了一次美好的相遇,这也是对她飞行工作的肯定。

猜你喜欢

安禺花园,建成开放啦!

“两旧一新”改造、美好楼组建设…长宁这个社区让居民的幸福感“原地升级”

今日夏至!

2024年长宁区招商大比武圆满落幕,这10支队伍脱颖而出→

长宁这座公园,雨天很“徽州”!

资料来源于区文明办

撰稿:陈容超

编辑:李冰倩

责编:颜文彬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上海长宁”

喜欢就点个“赞”

欢迎留言评论和“宁宁”互动

再送我一朵“在看”的小花吧~


选稿:李美霖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